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美术教育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3期   作者:李丹蕊
[导读]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职美术教育也面对着一个史无前例的互联网环境。
        李丹蕊
        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金华  322200
        摘要: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职美术教育也面对着一个史无前例的互联网环境。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师怎样运用互联网实施授课,提升授课品质,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学策略;
引言
        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各领域产生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互联网+”并不是各领域的相加,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常态。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可以把很多资源集合并优化,将其塑造成一种新的形态。近些年,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新型行业,如在线房产、在线旅游、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和教育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校出现了“互联网+教育”模式。高校美术教学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它可以将知识点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但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固有教学模式等因素影响,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现阶段如何加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育的融合是高校要关注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学特点
        (一)声、像、音的结合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知识点融入图片、音频以及影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听感官体验。这种融合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形成了一种可听、可视的新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便捷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高校美术教学中有“雕塑技法”这一内容。雕塑是具有美化城市功能或者纪念意义的一种具有寓意、象征性的纪念物,它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其材质既包括较软的可塑材料如石膏、黏土等,又包括硬质材料如石头、金属以及玛瑙等。因此,雕塑具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很多雕塑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身的审美观念或者思想情感,这需要他们具有高超的雕塑技法。在高校中,部分学生只听说过雕塑。虽然有的高校中也安放了一些名人雕塑,如爱因斯坦雕塑等,以起到烘托文化环境的作用,但是学生要想真正了解雕塑的技法,单凭这些雕塑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教材中的内容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美术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有关雕塑制作的视频或展现雕塑技巧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以获得扩展此项知识点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影像充分了解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增强美术认知能力。这样就将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体和教学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出来。
        (二)信息储存便捷
        互联网除了包含大量的信息,还有较强的信息储存功能。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创作素材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高校美术教师多将教学资料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而资料过多就会显得十分杂乱。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多元化,教师也可以将一些美术资料、素材上传到指定的网络平台供学生随时利用。如,美术教师可以在相关App上保存一些课堂视频或者发布教材资料,或是利用QQ、微信建立群组,在群文件中保存信息,这样就能随时随地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从而培养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质量。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情境个性化辅导优化美术课堂
        互联网信息技术用于艺术教学,多媒体网络跨越空间距离。文本、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在我们的课堂上共享。彩虹倾听、蓝摩尔教学平台等智能教学平台的出现是艺术教学中如何绘画的标志。引入多层次艺术教学,充分利用艺术教学的特殊性,实现个性化中等艺术教学。“旅程从一步开始”。完成艺术作品时,学生实际上是一个剪辑和综合过程,其中他们想法的感情用另一种方式组合在一起,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

借助互联网+”课程的设计,使之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课程是针对个人能力相对困难的设计的。《材料指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神圣的精神——孔子主张,教师必须借助多媒体网络的培训资源,个别地发展个人的学习目标。智能课堂使用手机、BlueMurray等学习平台,分别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它使内容适应学生的个人差异,打破传统课程,使学生自己能够跟上他们,从而获得真正优化的艺术教学。
        堂的效果。
        (二)应用互联网技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每一幅美术作品都和生活分不开,而一幅优秀的作品更是对生活一丝不苟的观察和理解,并将其扩大,让世人得以观赏并研究。在传统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因为互联网没有普及,所以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了解程度比较低,再加上交通不便利,学生去外地参观的机会少之又少。封闭的生活状态使学生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学生欠缺一定的想象力,进而对他们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学生不用出门就可以充分了解外界事物。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把世界上美妙的事物和生活方法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无限的向往。学生一旦对生活和事物产生好奇,就会观察得非常仔细,进而对美术创作产生大胆的遐想。
        (三)激发学生潜力,提升兴趣
        就中职学生而言,因为学习资源或者能力的限制,通常美术功底都比较薄弱,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基础太差所以对于鉴赏课的兴趣也不高,教师需要针对这一类的学生加以重点关注。比方说,某位同学的临摹作品虽然和原画作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不过线条奔放、用色大胆,说明学生自身性格比较活泼,教师可以将他的作品借助多媒体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并且公开表扬该同学的创新能力,并且提出美术学习就是需要创新精神而不是死板的模仿和“复刻”,这样做,在加强学生自信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他对于美术创作的热情。
        (四)结合情境多元化评价优化美术课堂
互联网是一种多功能、易于使用的特征,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教学中表现出了更广泛的特征。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在课堂上传递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利用横向和纵向将学生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能力。评估是基于教程目标和结果进行的价值评估。它既注重艺术教学中的学习,也注重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现实、客观和准确的结论,可以在互联网上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进行评价。评价必须多元化、实时性,通过互动、动态的教学评价网站,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潜力,补偿传统艺术课程中师生的反馈,交流和评价信息。从封闭到开放的评价通过网络交流、教学和评价。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评估、评估计划、日志或自我测试。利用师生之间的网上功能,通过登录网络并及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审核和反馈,评估、交流和研究他们的个人、差异评估,以取得最佳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环境下,中职美术教师有着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多种教学方式,找到和学生相贴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鹏程.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美术教育策略探析[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122.
[2]宋南.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美术教学的创新路径探寻[J].美术教育研究,2021(02):114-115.
[3]钱卓娜.“互联网+”下的美术教学初探[J].现代教学,2021(Z1):116-117.
[4]吴强.“互联网+”时代高校美术教育与教学实践的几点探究[J].中国文艺家,2020(11):112-113.
[5]陈佳.借“互联网+”之风优化中职学校的美术课堂[J].文理导航(上旬),2020(1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