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3期   作者:陈绮桦
[导读]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摆在眼前,需要方方面面的解决,现在就心理教育这一块进行探讨,学校如果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关怀,相信会对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正能量和较好的学习心理,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带来利好影响。

        陈绮桦
        广东省茂名市愉园小学,525011

        【摘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摆在眼前,需要方方面面的解决,现在就心理教育这一块进行探讨,学校如果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关怀,相信会对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正能量和较好的学习心理,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带来利好影响。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心理教育、探究
        20世纪后半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社会流动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流入城市。相应地,随父母一起进城的随迁子女也在逐年增加,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推算,全国14周岁及以下的流动儿童规模已达到1834万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流动人口增长过快,其素质却得不到相应地提升。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已成为社会流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隐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面对随父母迁入城市的孩子们的教育,确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多数农民工一般都住在城乡结合部,采取租房居住,通常几个外来工友家庭合租一套民房,居住空间狭窄,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难以获得安静、干净的学习空间,加之居住所在地人员混杂,治安较差,极易沾染不良习气,导致学习习惯普遍较差。此外,其父母文化素质整体水平偏低,闲暇时间较多在打牌、闲聊中度过,对孩子的学习多采取放任态度,对孩子的学习指导严重缺失。加之农民工大多数从事的是一些短期的工作,家庭流动性大,其子女在随迁辗转流动的过程中,要不断适应各种程度的教材与教育教学环境,加大了学习难度,容易使学生心理上形成了厌学、抵触情绪,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质量自然偏低。还有一部分小学毕业后不再念书,成为潜在的童工。三是教育歧视行为依然存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与城市学生均有较大差距,在身份意识、学习价值认识等方面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双方沟通的障碍,导致其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的待遇与当地孩子相比差距较大,这些不公平的教育待遇易造成孩子的不良心理压力,不利于学习进步和人际交往。

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自卑,难以融入同学之中
同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差也是一个普遍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成倍付出,这些都造成了学校管理上和教师教育教学上的实际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应该采取如下心理教育对策:
一、针对厌学抵触情绪进行心理活动辅导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厌学的根本就是家长监管不到位,学习尚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因为成绩跟不上所以干脆放弃了学习,放弃的后果就是形成懒惰的习惯,容易自闭,孤僻。首先要为该类学生创设心理课堂,在课堂中设置游戏进行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游戏项目等,一个星期一节课的数量,让此类儿童找到归宿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合作关系,观察教育周期为三个月,根据个体差异和进步进行第二次心理课堂游戏设计。
二、结对帮扶
        以年级为单位,让外来子女和本地子女进行结对帮扶活动,班主任进行跟踪帮助,结对的本地学生要成绩优秀,有爱心,进行帮扶日记记录,有问题及时反映给班主任和心理教育负责人,让外来工子女融入本地文化,融入学校学习氛围。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父母要担负教育子女的责任,提升  个人辅导孩子的能力。
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和干预,让外来工家长有机会学习教育子女的策略和方针,定期进行家访,帮助家长共同进步。
(1)通过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定期交流平台的建立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加强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2)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长从态度与方法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认为对孩子的爱就提供他们资金上的帮助。
(3)进城务工人员应与子女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积极开展进行亲子活动,并且记录亲子活动日记,在心理上加强对孩子成长的关注,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关爱,实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平等沟通。

四、在学校可控层面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生活、学习条件
        调动社会力量为进城务工子女成长提供重要的支持。比如,社会组织结构和社区可根据进城务工子女的需求,对其开展具有针对的培训,为他们开设多种文艺课程,为进城务工子女业务学习和兴趣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支持。在学校组建外来工子女专门社团课,让教师们开展针对性的美育和健康教育课程,有能力的学校可以为外来工子女开设饭堂和课后特殊服务等。这样就可以外来工子女创建相对有利的心理学习环境,为改变外来工子女的心理亚健康状况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有关人员从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注重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这是一项长期的精细化介入活动,让这些学生认识自己父母在外工作的不易,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打造健康成长心理,从而努力学习,更好地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