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承领 张刚 彭鹏 俞鹤 徐宇宝 吴从兵
(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省 六安市 237012)
摘要:皖西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一直得到校院两级单位的大力支持。本专业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验室及实践条件、积极进行教学建设与改革、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迅速发展,在招生、学生质量、就业等方面均获得优异成绩。本专业未来将会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本专业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形成在安徽省一流,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师资队伍;实验室;教学建设;教学改革
1.引言
建筑业、电力业的高速发展,给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皖西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经过8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建立了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及实验、实习基地,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作为一个新专业,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依托前期调研,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条件建设、教学建设、教学改革、质量监控体系中狠下功夫,专业建设水平取得显著成绩。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围绕皖西学院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核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施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建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三大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抓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1)着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职业操守教育,在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学科研培训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活动,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全过程。引导教师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师德发展目标,提高教师师德践行能力。创新师德教育模式和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等师德教育活动。坚持奖惩并举,推进师德师风制度建设,为师德师风建设建章立制,把教师师德行为作为其职务职称晋升、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2)推进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和保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师培养中明确提出“双能”素质要求:一是教育教学能力强;二是产学研结合、资政咨询、服务社会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强。按照学校要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提出三项举措:(1)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抓手,全体教师参与,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2)聘请学科带头人、教授为青年教师导师,通过传帮带推进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建设;(3)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推进教师国际国内交流能力建设。
(3)推进高层次人才建设。根据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本专业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与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工作,改善人才成长环境,重点建立以教授、博士为主体的核心人才队伍。本专业采取早谋划,早行动的策略,提前在各大高校宣传博士引进待遇,做到积极引进,积极培养,提供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持续加强。目前本专业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副高职技术职称以上专职教师占总数的 60.9%,其中 45 岁以下的教师占 69.6%,正逐步形成一支教风正、专业素养高、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和熟练掌握教学培养规律的骨干教师队伍。
(4)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直接关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本专业积极打造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全面推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即将需要重点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教师分为新进教师、青年教师、专业经验丰富教师三类型,分类培训提高。对新进教师主要采取岗前培训和网络课程培训形式,重在提升其入职基本素养和从教上岗能力;对青年教师主要采取导师制、专业课堂教学评优赛、教坛新秀选拔赛诸形式,重在提升其教学主讲能力;对专业经验丰富教师主要实施单科进修培训形式,重在促其向应用型高水平学科专业的发展。
3.完善实验室及实践条件
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本专业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满足本专业教学科研及师生工作实际需要。学院扩建了电机与拖动实验室、供配电实验室、光源与照明实验室, 新建了安防与消防实验室、建筑物通讯实验室、建筑电气自动化实验室、建筑设备过程控制实验室, “软件仿真”实验室以及建筑电气创新实训室。建立了综合开放实验室、科技协会创新中心等机构在实验教学管理方面,学院除任命一名实验室主任外,并实行实验室教师负责制,将所有实验分室分配给专业教师管理,以便教师更了解实验设备,充分挖掘实验资源。
4.积极进行教学建设与改革
(1)组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平台,实践教学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了社会责任教育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推进毕业设计改革,完善课程实验,提高选修课比例,对新技术、新理论进行了补充,合理增加了实践课程,将单片机、嵌入式课程上课学期下调,由大三上学期改为大二上学期开设,让学生更早的接触具有实践操作的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为学科竞赛做好准备。
(2)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积极探索实践教育教学新模式,开辟新的实习基地,实现服务地方与服务实践教学的“双赢”。合肥瑞智电力有限公司、六安江淮电机厂、六安永成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校外实习基地挂牌,相关专业学生实践环节进一步加强,更好满足了实践教学需求。
(3)不断提升实验室开放水平、开发成效。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不断提升实验室开放程度,积极稳妥地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社团活动和竞赛培训等创造了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完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基础实验网上预习、网络选课、成绩管理、信息反馈等管理功能。将教师科研与教学活动有机对接,将课内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研究性学习、创新创业训练等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本专业学生在西门子智能工业挑战赛、安徽省机器人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国家公开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5.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建立信息员反馈机制。本专业加强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各种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处理,不断建立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本专业每年共组织召开2场学生教学信息员座谈会,认真听取教学信息员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并第一时间将汇总的意见和建议书面反馈给相关教师;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信息员平台及QQ群的作用,及时处理答复各种问题,特别是重点加强二级学院对教学信息员平台回复的督促工作。
(2)加强督学和督管工作。本专业持续开展学习规范与学习纪律教育,狠抓学风考风工作。重点是结合学生手册与学习指南的学习,组织开展学习规范与遵守课堂纪律教育;持续开展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关于做好期末考风考纪教育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学生考试诚信教育,严格执行学生考试违纪处分规定。依据《皖西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皖西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章程》等相关制度,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教学检查和巡查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本学年,学校对教学日常巡查和教学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人,按照学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规定,严格执行教学事故问责制。
6.结语
根据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现有基础以及新形式下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照学校的“十三五”目标任务分解,以“专业人才培养特区”、“人才特区”和“科研创新特区”等为突破口,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本专业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门人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在学校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联合其他高校及相关消防、安防、电气、控制、建筑等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室”、“联合培养”、“定向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模式,将企业实训项目引进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将积极组织国际专业认证工作,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汪婵,叶爱芹,国海,丁西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1):106-108.
[2]王欣,华沙,林昕.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背景的校企合作建设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8):133-134.
[3]高素美,鞠全勇,牟福元,张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建设全开放自学习实践教学体系——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例[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04):104-106.
[4]纪昕洋,魏慧芳,常玲,李晶晶.强化专业建设 培养建筑电气智能化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227-228.
[5]周立峰,蒋新波,罗清海.土木工程特色下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思路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04):59-61.
[6]段小汇,王建冈,胡国文.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平台建设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6,19(05):227-232.
[7]郭福雁.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品牌专业建设与实践[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6,22(03):232-236.
[8]曹祥红,陈继斌.基于项目驱动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04):22-24.
[9]张振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10):2317-2319.
[10]何波,冯增喜,于军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03):43-45.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20jyxm2050)、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7mooc356)、省级教学示范课-供配电技术、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wxxy2019037)、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建设(wxxy202016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卢承领(1985-),男,山东菏泽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