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凡,谭红星
(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00)
摘要:辰河高腔是一种传统的戏曲剧种,是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的曲腔幽雅,表演朴实,富有乡土特色,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在活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繁荣等方面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辰河高腔,历史渊源,音乐特点。
一、辰河高腔音乐文化发展现状
辰河高腔从1955年到现在的文化研究发展一共经过了60年的研究探索,其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因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冲击不同时期的文化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当然在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下,中国的各类艺术可引进西方,而辰河高腔作为泸溪县文化底蕴丰富且历史长远的一个音乐形式深受了西方的亲睐,因此还获得了“东方戏曲艺术瑰宝”的美誉。在2006年辰河高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时期的辰河高腔发展现状都不一样。1957年的辰河高腔进京献艺获得了京剧梅兰芳、尚小云的称赞,更是被田汉先生称“辰河高腔不愧是祖国的一种妙调、戏曲的活化石”[1]等等以及一系列文化研究发展都促进了辰河高腔的研究与发展;而在20世纪的这个时期,辰河高腔发展起伏不定,20年代目连戏从舞台消失;40年代辰河高腔班小时殆尽;50年代因国家建国的兴起慢慢恢复了生机;到了21世纪许多少数民族戏曲尤其以辰河高腔研究出现了明显的跨学科性。
二、对辰河高腔音乐文化的简要概述
1、什么是辰河高腔?
1、辰河高腔是湖南地区的传统戏剧,它的剧种多,包括了高腔、弹腔和少部分昆腔在内而以高腔为主的地方戏曲剧种。
2、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弋阳腔,以这腔调为基础再去结合当地的民间习俗小调、一些宗教音乐、放排号子以及山歌的发展使辰河高腔成为艺术风格独特的大型地方剧种。
2、辰河高腔的历史渊源
关于辰河高腔的历史渊源,史书记载着“史载山东高腔店卢公,四川为官,明末清初去官还籍,时值战乱,逐客居辰溪,游于士绅中。卢公精音律,懂戏文,乃与诸乡绅士结合地方调子,创曲牌,定唱腔,是为辰河高腔之始。”
历史发展中,辰河高腔真正走向民间始自清咸丰年间的“大红班”。因为堂会组织的原因只能为一些有钱人演唱,是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的需要的。
三、关于辰河高腔的主要突出音乐特点
1、唱腔特点
辰河高腔有着独特的唱腔风格,便是明代四大唱腔中的“弋阳腔”:
这类唱腔多为一人启口、唢呐帮腔、其未节以鼓、不托管弦;在演唱中也是有很大的灵活性,富有着“向无曲谱,只言土俗,借用乡语,改调歌之”的一些地方特色;辰河高腔声音高亢、洪亮,风格粗犷、豪放,感情朴实、真挚,音域较宽,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粗放时响彻云霄,柔和时细若游丝、婉转别致、优雅动人。
2、语言特点
高腔音乐系曲牌连缀体,现存曲牌200余支,音调高亢、风格粗犷,旋律婉转悠扬,与山歌、号子相融,常用人声帮腔和琐呐帮腔,很有湘西地方特色。演唱时,低腔较为奔放、热烈、有气势,用唢呐伴奏;昆腔较为典雅、文静、清新、优美,用竹笛伴奏。
四、辰河高腔与湖南其他三大剧种的比较
2017年的文化部发布的戏曲普查中湖南拥有着湘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常德汉剧、荆河戏、巴陵戏、湘昆、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侗戏等19个剧种,如同19朵艺术奇葩,绽开在湖湘大地。在这其中就有辰河高腔、湘剧、祁剧、衡阳湘剧称为湖南四大地方剧种。
禹经安 《论辰河戏与巫傩道的渊源关系》(1995)和《楚辞与巫傩道及辰河戏》(2007)认为,从“巫觋”的祭祀活动,到“傩戏”和“辰河戏”的表演,它们的关系极为密切,而辰河戏流传地域是屈原流放地和创作《楚辞》的取材地,它和《楚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
辰河高腔与这三大剧种在不同的方面都各有不同:
1、角色行当上的比较
辰河高腔早期分为生,旦,净,丑,外,副,未,贴八个角色行当。清末民初之后演变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中生角又分为正生,老生,红生,小生。
湘剧角色现行体制一般有十二行,分别为头靠,二靠,唱工,小生,大花,二花,紫脸,三花,正旦,花旦,武旦和婆旦。
衡阳湘剧现行的角色分为生,花,旦三大行。其中生行又分为老生,正生,小生,花行又分大花,二花,三花(丑),旦行又分正旦,老旦,小旦,共九个行当故称“九人头”。
祁剧现行的角色可以分为生,小生,花脸,丑,正旦,小旦,老旦七行。除老旦在重头戏中较少戏份,其他各行又因扮演不同类型角色分成若干戏路。
各个剧种的角色行当大致相同,又有各自独特的角色行当,在各行当分别根据所扮人物的身份,性格不同,在年龄,装扮,做派上表现各异,又有不同戏路之分。
2、唱腔对比
辰河高腔腔句分为:冲腔,上腔,下腔,花腔等,唱腔音域宽广,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细若游丝,婉转动人。
衡阳湘剧的音乐分为唱腔音乐和伴奏两部分,包括昆腔,高腔,弹腔,杂腔小调等四种声腔和过场曲牌。唱腔今以弹腔和高腔为主,尚保存一部分昆曲剧目。
祁剧的唱腔高昂激扬,演唱要求严格,咬字则要注重表现单,双,空,实,出音则讲究抑,扬,顿,挫务实做到字正腔圆。
戏剧唱腔时而相庭,又有着各自应有的地方特色。
3、舞台语言对比
辰河高腔的舞台语言是在湘西浦市官话的基础上提炼而成,宗法中州音韵。
湘剧声腔主要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种声腔组成,用中州韵唱白。高腔是戏剧四大声腔的代表,源于江西戈阳腔。
衡阳湘剧由戈阳腔引进的昆,戈两腔演变而来,受衡阳一带地方语言与民间音乐影响,已演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衡阳湘剧。
祁剧兼有高腔,昆腔,弹腔三种声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永河,宝河两大流派,其舞台语言均统一采用祁阳官话。
四大剧种的来源都与戈阳腔离不开关系,但是与各自地方语言与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4、表演艺术对比
在唱腔的艺术特征方面,主要有姜仁武 《浅析湖南湘西 “辰河高腔戏”的艺术特征》(2009),乐之《辰河高腔中的人声帮腔和唢呐送腔研究》(2003),肖笛与张辉等 《论辰河高腔音乐的艺术特征》(2013),米军《辰溪辰河高腔的唱腔艺术特点》(2013),等文,认为辰河高腔其特殊之处在于不需要管弦伴奏,而是以打击乐用“徒歌”的方式来演唱,往往有“一唱众和”的人声帮腔。由于受到道教音乐的影响,唢呐逐渐取代人声帮腔,在帮腔旋律上极具特殊韵味。[3]
湘剧的表演,早期的高腔连台大本戏,重功架与特技。且融“百戏”“杂技”“武术”等于其中。同时由于高、弹同台,高腔吸收了弹腔所长的做工和武打,弹腔则受高腔滚唱的影响,发展成长段流水,又向京剧艺人学习武功,并在弹腔演唱中吸收了京剧一些花腔。
衡阳湘剧的表演艺术主要有三种表演风格:有昆腔戏动作细腻、舞蹈性强的风格;高腔戏动作古朴,泥土气息浓,唱、念多的风格;弹腔戏动作规范化程度高,多用程式、大段板式变化的唱腔或整段念白手段刻划人物的风格。
祁剧的表演艺术多从生活出发,加以舞蹈化的发展。除此之外,祁剧尚有许多独特的表演技巧,如跑马的舞蹈,习惯上称作“马路”,就有几十种不同的舞蹈动作,不但表演逼真,而且十分优美。同时又融合和吸收了拳击、舞剑等民间武术,因而更具有乡土特色。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南文艺六十年:民间文艺卷[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p102
[2]禹经安.楚辞与巫傩道及辰河戏[J].文史博览(理论),2007(10)
[3]熊晓辉.当前国内辰河高腔研究回顾及展望[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2).
作者简介:赵凯凡(1998-),女,汉族,湖南常德人,本科,音乐教师,研究方向:对辰河高腔的音乐文化进一步分析,理解。
课题项目:2020年湖南信息学院创新训练项目--文化复兴背景下辰河高腔应用于社区的实践研究(编号:S20201383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