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外宣类影视节目字幕的翻译——以《嘎玛德勒的画笔》为例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3期   作者:  王义然
[导读] 日益频繁的东西文化交流提高了观众的艺术眼光和对电影的欣赏品味,因此,此类承载文化因素的外宣类影片的字幕翻译对译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王义然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310117

        
        摘要
        日益频繁的东西文化交流提高了观众的艺术眼光和对电影的欣赏品味,因此,此类承载文化因素的外宣类影片的字幕翻译对译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旨在目的论的视域下,以中国外宣科普类电视系列片《西藏的故事》之《嘎玛德勒的画笔》为例,浅析外宣类影视节目字幕翻译的特点及方法。
        关键词:东方文化;外宣;影视节目;字幕翻译;
        
        1.背景介绍
        唐卡(Thangk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理论介绍
        2.1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维米尔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译文中首次提出的,其英文对应是Skopos Theory,原文来自于希腊语Skopos,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的定义是“在目的语背景下,为目的语的目的,和目的语环境读者,生产一个文本”(Produce a text at target setting for a target purpose and target addressee in target circumstances.)(Nord,1997:33)。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张美芳,2005:23)。目的论理论主张,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目的论者也认为,译者必须根据翻译之目的来制定策略。目的论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的研究角度由以语言学和形式翻译理论。转向更加倾向于功能化和社会、文化方向,因而成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最核心理论(刘军平,2009:23)。
        2.2诺德文本分析模式
        诺德在1997年出版的《翻译作为具有目的性的活动》(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一书中,她提出了一个较为灵活的分析模式。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提供了八个文内因素和八个文外因素,其中文内因素包括:主题(subject matter)、内容(content)、前提(presuppositions)、构成(composition)、非语言因素(non-verbal elements)、词汇(lexis)、句子结构(sentence structure)以及超音段特征(suprasegmental features);文外因素包括文本发送者(sender)、发送者意图(sender’s intention)、文本接受者(audience)、媒介(medium)、交际场所(place of communication)、交际时间(time of communication)、交际动机(motive of communication)和文本功能(text function)。文外因素中的八个要素互为影响,不可分割,例如,从文本接受者的相关信息可以推断文本功能,而接受者信息除了直接获取外,还能从媒介、交际场所和交际动机中提取(Nord,2006:84)。文内因素亦是如此,例如,主题决定内容、构成与词汇,但同时受词汇、前提、超音段特征、句子结构的影响;内容影响词汇,反过来又受词汇、句子结构和超音段特征等要素的影响(Nord,2006:142)。不仅如此,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彼此牵连、互为关照的关系(Nord,2006:151)。
        而字幕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类型的一个特点是具有画面,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结合画面信息,同时字幕翻译还受篇幅限制——一个画面呈现的词汇不宜过多,同时应与委托人确定翻译意图、翻译受众等,因此文外因素涉及较为广泛。
        
        3.文本分析
        3.1原文文本分析
        诺德认为,翻译的目的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的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源语文本的基础上,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所以,源语文本分析被看做是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为译者作出以下决定提供了依据:
        (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
        (2)原文中哪些信息与译文功能相关
        (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可以使译文符合翻译目的

        ST:
        《嘎玛德勒的画笔》
        八百年来,噶玛寺的佛号声对人们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力量。
        白西山4700米的海拔挡不住信徒们的虔诚。
        山上的高处被挂满了经幡,他们认为风每一次的吹动都会增加自己的修行。
        寺庙里也曾经挂满了画师们供奉来的唐卡,不过全部消失在一次大火之中,
        但是留下的却是西藏唐卡里最有特点的一支流派,嘎玛噶知画派。
        今天,76岁的唐卡画师嘎玛德勒和他的助手布东也来到了嘎玛寺。
        嘎玛德勒正在重新绘制嘎玛噶知画派的一部重要典籍《图像度量经》。
        他需要得到寺里高僧的帮助。
        为了这本书的出版,他和布东已经准备了两年的时间。
        来到嘎玛寺的信徒们年复一年地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在修炼自己的来生。
        来自各地的人们为它带来了汉族人的琉璃瓦,印度人的屋架,还少不了藏族人自己的颜色。
        嘎玛嘎知画派也有着同样的灵性。

        分析:(1)根据诺德对于此类文本提出的翻译策略,首先文本的意图和形式由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而决定,不具有唯一标准,该文本的形式以字幕呈现,由于影视界面宽度的限制,一个画面所呈现的文字有限,因此字幕翻译需要做到言简意赅,在有限的篇幅制约下传递给受众准确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
        (2)翻译以目的为导向,参照原文发送者意图,由译者决定译文要实现的功能和翻译策略,该文本具有一定文学色彩,同时要达到传递信息以及感召的功能,采用文献式翻译较为方便达到翻译的预期目的。
        (3)译文的文本世界可以是保持源语异国情调,也可以是符合译入语文化,由于该文本中蕴含的大量文化色彩,译者选择保持源语异国情调的译法更佳。
        (4)诺德认为发送者的意图关注点是发送者,是其想通过文本达到的某种目的和想法,对于译者来说,发送者的目的可以决定文本的结构、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是译者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信息的关键指导。该文本是外宣影视节目的字幕,因此我们可以得知该翻译行为的发起目的不仅在于传递信息,同时要起到感召作用,吸引受众群体对唐卡等西藏文化的关注,甚至是对其的传承,同时对于其中涉及的一些中英文化差异现象,译者应对其进行适当增译从而避免因文化因素导致的信息获取不对等的现象;
        在功能翻译理论中,文本接受者向来拥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他的社会角色和阅读期待决定了文本翻译的目的和侧重点,诺德将其区分为源语文本读者和目标语文本读者、固定读者和随机读者。前者含义顾名思义,后者中的固定读者是指发送人要传递的对象,而随机读者是指偶然接触到发送者发送信息的人或者潜在读者。该影视节目不仅在西藏地区卫视上映,同时会作为外宣纪录节目出现在国外电视;
        媒介可以帮助译者了解发送者意图、交际动机以及目标读者群,由于媒介种类会因为交际双方的年龄差异、文化或社会因素产生不同,所以从媒介中还能推导出文本的产生地点和时间。影视节目的媒介在当今时代比较广泛,归根到底是网路,因此具有传播范围大,普及程度广的特点。
        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联系通过源语文本分析得出,译者只有明确原文中哪些信息或语言成分应该原封不动的保留,哪些应该根据翻译目的进行修改调整,才可以更好的实现译文的功能和预期的价值。
        通过对原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本中有大量专有名词,如“唐卡”、“经幡”、“嘎玛噶知”、“来生”等等,这些是佛教中的常用术语,因此为了确保准确,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术语查证工作,确保专有名词的翻译准确,从而达到翻译的预期效果。
        3.2译文文本分析
        TT:
        Karma Delek's brush
        For 800 years now,monks have been chanting sutras in Karma Gon Monastery,casting a spell over devotees.
        Its high altitude,4,7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does nothing to deter the pilgrims who flock here to pray.
        The mountains above the monastery are covered in prayer flags.
        Every fluttering of a flag is said to benefit the karma of the person who erected it.
        The monastery used to be filled with Buddhist art,but was destroyed in a fire,
        except the work of most characteristic one in Tibet,the Karma Gadri School.
        Karma Delek,is a professional Thangka painter.He is 76 years old.
        He has come to the Karma Gon Monastery today with his assistant Budong.
        Karma Delek is repainting Statue Measurement Sutra,one of the classic Karma Gadri works.
        He needs expertise from the monks at the monastery.
        He and Budong have been preparing the text for two years.
        The pilgrims at Karma Gon build up karma for their future lives by moving clockwise around the monastery.
        分析:通读译文后我们可以首先发现该译文在篇幅上是符合字幕翻译标准的。
        如前文所说,该文本首先是信息类文本,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因此在翻译时务必要做到准确,如“嘎玛德勒——Karma Delek”、“唐卡——Thangka/Thang-ga”、“经幡——prayer flags”,这些绝不可错译。
        另外对于一些非专有名词,要做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译者需推敲原文本的深意,如该文本中出现的“寺庙”该作何翻译?为何不用“temple”而用“monastery”呢?笔者查证,temple的英文意思是“a building used for the worship of a god or gods,especially in religions other than Christianity”,是人们拜天敬神的地方,而结合影视画面我们可以得知,此处的“寺庙”并非指人们向神灵示敬畏之心的庙宇,而仅仅是指僧人们的住所,而monastery的英文意思“a building in which monks live together”,这恰恰符合原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因此将其译为“monastery”更好地还原了原文本信息,与影视画面也相一致;又如文末的“灵性”一词,何为“灵性”?如果没有读懂此处原文本的写作目的,便很容易将其直译为“Spirituality”或“intelligence”,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来自各地的人们为它带来了汉族人的琉璃瓦,印度人的屋架,还少不了藏族人自己的颜色。嘎玛嘎知画派也有着同样的灵性。”这两句其实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藏族人不仅保留自己独到的特色,而且对外来文化也兼容并包,嘎玛嘎知画派也是如此,因此此处的“灵性”指的是“兼收并蓄”,“eclectic”的确是准确传递原文本信息的最佳选择。
        
        4.总结
        在目的论的视域下结合诺德文本分析模式,译者可以行之有效的达到不错的翻译目的,但同时,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诺德在书中说道,文本的功能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单一的,有的文本有其主要功能,但是也需要同时实现其他的次要功能,有的文本还存在若干功能占据同等重要地位的情况。那么,诺德所说的“功能”上的充分又要怎么实现呢?要怎样在实现主要功能的情况下,协调好其他次要功能的关系才算得上“充分”呢?可见,“功能”的实现标准不够清晰,“充分”一词的定义也较为模糊。在运用功能翻译理论进行评论时,诺德所介绍的多少文内和文外因素的实现才能被称之为好的译文呢?的确,翻译归根到底是文学艺术工作,这决定了其必然带有主观成分,因此这就要求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时刻把握好一个度——直译意译的度、译者显隐性的度、文内外因素实现的度等等等等。只有这样,译文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达到翻译的预期目的,才能称得上是一篇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ord,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骆雯雁.论诺德文本分析模式对翻译批评的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S1):125-128.
        [4]吴文安.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5]于慧莹,景然,姜寰宇.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纪录片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5):102-103.
        [6]张爱平.浅谈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2.
        [7]张文英,吴非.解读诺德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5).
        [8]郑帅.基于文化视角的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3):78-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