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宋夏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宋夏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具有复杂性,监督管理制度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延展性,既要顺应时代发展,又要有可操行性。
        身份证:37150219860626xxxx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具有复杂性,监督管理制度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延展性,既要顺应时代发展,又要有可操行性。因此,工程质量监管部门一定要与时俱进,探索学习,总结创新,不断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从而推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存在问题;有效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保证建筑工程安全,就是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加强研究分析,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安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1.1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系数高
        由于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是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而且还需要长期的使用,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建设。虽然我国无论在施工技术,还是在施工方案都作出了调整和创新,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危险和难度性都较高,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危险。如高层建筑对施工的基坑就要一定的挑战性,楼层的增加必定会增加施工难度,从而增加了施工中的风险。随着传统施工模式的变革,施工场地的现场也是越来越狭窄,这就严重影响到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工作不仅工作难度大,而且危险性系数极高,但是由于我国对建筑施人员的标准过低,还是有许多的人员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1.2 主体责任不明确,建筑施工现场施工难度大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投资者都涉及建筑行业,这让建筑工程的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状态,虽然这为建筑工程赢得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主体责任不明确的状况,这就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严重情况下还会耽误施工计划的进展,这就暴露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主体责任不明确的问题,这将会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1.3 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缺乏保障
        目前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制度不具备健全性,很多企业不按照规定程序施工建设,还存在着工作人员对建筑设备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对建筑材料进行分类放置,当某建筑材料存放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进行解决,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的质量。而目前在实际的施工中难以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管理,有部分建筑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在进行建筑材料选择时会以次充好,选择一些价格低廉、质量相对较差的建筑工程材料,但是也给整体施工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2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牵涉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既是监管部门的工作标准,又是管理底线,既要重建设,又要抓落实。目前,我国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制度创新和深化不完善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被推广应用,原有的管理制度往往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漏洞。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则难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项目潜在安全风险也难以被第一时间识别,可能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安全监督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迭代创新,才能顺应市场的变化。
        2.2 制度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制度就是规矩,既然是规矩就要具备可操行性。不过,时下一些制度空洞、笼统,看似制度体系很健全、内容很完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比如,有些制度做出“不准”的规定,并强调加强监督,但是如何监督、监督范围、监督尺度都无明确具体的规定,很难执行,从而使制度的权威受到藐视,尊严受到挑战,公信度受到怀疑。因此,工程安全监督制度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把制度定的更具体、更缜密、更规范,真正让制度落到实处,从而更好的指导实际的监督工作。


        2.3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项好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就会形同虚设;执行不到位,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有关部门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执行力不强、执行不到位、作风浮躁的情况,“马马虎虎、差不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监管人员如果原则性不强、执行力不够,发现安全隐患,但不及时采取措施,安全隐患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安全监督制度建设是基础,有效的执行是重点。
        2.4安全宣传力度不够
        工程安全监督是一种行政手段,主要的目的是督查工程项目的安全隐患,一经发现及时制止,防患于未然。但是,监督管理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工程安全归根结底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提高责任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把控。因此,监管部门要把制度宣传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点,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制度深入人心,让相关单位自觉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才是让制度发挥作用的最有效的办法。
        3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有效对策
        3.1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针对其安全问题,要有效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并依照相关规定要求,有效落实各项监督管理措施,严格依照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从而有效保证各个环境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安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有利于进行优化升级,从而充分满足建筑工程安全新要求,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3.2加强施工安全教育
        人为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的重点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通过系统培训教育,不仅要施工人员的专业施工知识和技能实施有效培养,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保证操作的规范性,满足工作岗位对施工人员提出的技能要求。除此之外,通过系统培训,还要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良好有安全信念,在施工中始终坚持安全原则,自觉遵守相关安全管理要求,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操作,从而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对建筑工程安全的影响,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水平,对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创新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网络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必须积极运用信息网络,将其与建筑企业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借助信息网络优势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以达到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利用信息网络,能够有效实现远程管理,实时了解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还能够对内部环境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对提高管理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整合,对及时排查风险因素,优化管理模式,实施更科学的安全监督管理方案,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施工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施工方加强控制和管理,还需要相应的监理方的监督人员担起责任,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希望在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增多的同时,也能将整体施工的安全质量提升起来,将每项监督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障施工方案的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1] 宋阳.浅谈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建议 [J].科技创新导报,2019(6):25.
        [2] 吴家利.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现场管理要点分析 [J].才智,2018(6):35.
        [3] 胡泉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探究 [J].城市建筑,2019(26):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