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慧
湖北省咸宁市第三初级中学 437100
摘 要:一直以来,阅读部分都是语文教育当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在进行阅读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开始将目光放在了“艺术空白”上,并逐渐受到了语文教师的重视。以往的语文教师习惯于将文章讲解的十分彻底和具体,此时的学生虽然能够对文章进行充分的认识,但是学生的个人能力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而通过“艺术空白”,学生能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进行想象和创造,由此得到更多个性化的阅读认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空白;文眼;人物形象
基于素质教育之下,“艺术空白”的出现,对于语文阅读教育来说,具有诸多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语文教师始终需要明白,想要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促使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和分析,教师在此期间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和帮助作用,而不能够代替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无法进行阅读实践,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始终会停留在教师教学的部分,而难以有所拓展。
一、抓住文眼,统摄全文
作者在写作任何一篇文章时,都会有一个文眼的存在,通过文眼的确定,读者能够更为快速、直接的将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进行认知和明确,文眼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词语,并且文眼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会随着作者的真实需求,而发生改变,既可以将其放在文章题目中,也可以隐藏于文章的任何一个角落之中[1]。而想要实现学生对文章的充分认知和感悟,便需要促使学生先抓住文眼,并根据文眼,找到文章的主线,同时将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由此通过学生的自主体味,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由此在文章的题目中便能够认知本文的主旨,即“敬业乐业”。在学习本篇文章时,需要采用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并且抓住本篇文章的文眼。文章中有很多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如“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等。接着,教师可以结合文章中作者表达的诸多观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由此促使学生对“人类合理的生活”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进而实现对“敬业乐业”的充分认知。
二、抓住形象描写,体味文意
针对一些注重人物形象描写的文章,学生需要重点对其形象进行认知和体味,由此通过象征性形象,将文学作品的内核充分凸显出来,促使学生对其深层次的含义进行认知,从而更为全面的掌握文章主旨。比如,在进行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促使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盼”的细节,并提出相应问题,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为什么这些人都非常的盼望于勒能够归来呢,但是后来真的遇到了于勒,又什么没有急于相认呢[2]。
与此同时,对于文章中的“我”,学生需要对其形象进行认知和明确,其主要是对叔叔产生了同情,而通过对“我”的形象的具体认知,又可以发现其与父母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使得学生从本质上认知和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以及人情冷暖。
三、抓住重点场景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对语文教材中收入的文章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些文章的篇幅是非常长的,由此促使文章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比较多,同时对于一些场景的描写部分也比较多,并且描述的更细致。此时,语文教师就是重点关注和重视这些场景描写,并促使学生根据具体的场景,将其中涉及到的各个人物形象进行认知,并梳理各个人物形象之间的具体关系。比如,在进行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教学过程中,文章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有很多,而且重点对刘姥姥进荣国府以及在酒席等场景进行描写,此时的学生可以先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然后对这一场“笑剧”进行充分认知和明确,通过各个人物的“笑”,分析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文章中的作用,进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景象进行想象,并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不断进行思考,从“虚无”处读出“有”
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艺术留白”,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促使其思维的不断拓展[3]。与此同时,学生是进行阅读学习的主体,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教师只能起到不同程度的帮助作用和引导作用,对于文章的认识和理解,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因此,作为教师,需要将文章中的“艺术空白”进行明确,并不断引导学生融入其中,使得其能够读出更多的意味。
五、不断拓展阅读,读出“情节”的深意
教师需要实时关注学生阅读过的课外文本,在学生阅读完成以后,间隔一段时间,引导学生对阅读过的文本进行再读,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促使学生对文章中的情节进行充分认知和理解,从而能够读出更多的深意,进而丰富学生的认知。学生每次阅读以后的认识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学生每次阅读时的心境可能会有所不同,还有可能是因为阅读方法等方面的变化所引起的。所以,学生能够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而对文章中的“艺术空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之间的差异很是明显,当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艺术空白”进行理解和拓展时,能够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彻底改变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分析文章内容的阶段已经过去,基于素质教育之下,学生需要自主对文章重点内容进行个性化评析,并且能够主动地对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进行认知和明确,从而进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李田玲.用文本空白,抓阅读高效——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留白”艺术[J].课外语文,2018(34):61.
[2]罗敬涵.巧用空白艺术,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2):60.
[3]马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探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0):75-76.
[4]宋华筠.巧用空白艺术,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