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控力差的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第3期   作者:杜梦真
[导读]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幼稚教育乃立国根本之根本。”
        杜梦真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实验幼儿园   
        摘要: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幼稚教育乃立国根本之根本。”学前教育是每个人学习知识的开端,是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健康全面、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良好教育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从事幼教多年的经验,发现城市化的加剧,使得更多的儿童在自控能力方面出现了失调的表现。本文通过对自控力差、多动幼儿的研究、追踪,全面分析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及矫正幼儿自控力差的方法,最终为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依据与借鉴。
        关键词:自控力差  多动  自控力培养  家庭教育
        在幼儿园里,我们不难见到很多幼儿活动中不能认真倾听,容易去打扰别人,有的幼儿看着聪明却好动、注意力不之中,大人怎样劝说都无动于衷,像是耳旁风一样。然而这些幼儿大多是因为自控能力差,感觉统合失调引起的,我们不能一锤定音,认为是幼儿天生品行不良,而应看到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本质和原因。下面对自控力差幼儿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并给与相应的指导建议。
        一、自控力差的幼儿共有特征
        1.学习、做事等方面自信心不足。
        2.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容易受环境影响,形成不良习惯。
        3.容易发脾气,爱哭闹。
        4.在语言发展方面,口语发音不清,语言表达不明。
        5.在社会交往方面,经常自言自语,无故嬉笑,目光游离,不与人对视,喜欢自己一个人躲在区角独自游戏,平时很少和小朋友交流。
        6.在身体发展方面,躯体动作发展比同龄幼儿滞后。
        二、成因分析
        1.生物学因素
        国外研究提示,遗传、脑损伤、怀孕期及围产期受损等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异常,是构成日后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其中,母孕期有害因素是儿童行为问题中重要的生物学因素。
        国内学者刘宝花等研究提示,感觉统合失调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行为问题儿童多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还伴有脑神经发育迟缓的现象。
        2.早期成长因素
        由于父母平时工作忙碌,亲子互动的时间很少,幼儿生活环境过于封闭时,会使得幼儿缺乏肌肤接触,身体器官、神经组织及大脑之间的互动不足。由于交往机会少,且交往经验不愉快,导致幼儿产生交往阴影,形成了交往障碍。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行为环境因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父母的养育技能与教养态度影响着幼儿的成长。
        父母有效的养育技能对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缺乏养育技能的父母往往也缺乏自信和自我效能感,在教育方式上常常会采用惩罚、批评或放任不管等方法,教育的目标也常反复无常、前后矛盾。另外,父母亲在教育目标上摇摆不定,对幼儿的要求常常前后不一。
        父母的教养态度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如果父母抑郁程度越高,幼儿产生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抑郁型的家长常常不能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正确感知,他们倾向于将幼儿的行为判断为不良的或是有问题的。这类家长对幼儿的控制较多,多倾向于采用批评的方式评价幼儿。


        三、自控力的培养
        从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关于"幼儿自我控制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研究"的研究结论表明:幼儿的自制力并不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没有经过教育培养的幼儿不随年龄的自然增长而在自制力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因而对幼儿进行自制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培养方法:
        1.建立规则,培养幼儿自制力
        《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教师适时适度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规则,使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时候不可以做什么事,使其更快的融入集体和社会生活之中。
        2.注重个别差异,培养幼儿自制力
        《纲要》再一次提到"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作用于环境的方式不同,因而,也就决定了每个幼儿在原有经验上的个体差异。教师适时适度了解幼儿,敏锐地察觉幼儿之间的差异。对自制力强的幼儿常以其榜样激励,鼓励其做到持之以恒。对个别自制力较差幼儿点滴的进步,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和反馈,个别化的指导幼儿包括爱抚、鼓励、点头肯定、微笑、语言夸奖等,让幼儿感到快乐和满足,激起上进的愿望。
        3.以身作则,培养幼儿自制力
        《纲要》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教师在任何时间、空间内都为幼儿做出自控的榜样,幼儿学习的途径之一是仿效榜样。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遇事不轻易放过随机教育。幼儿自制力的发展不稳定,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教师的期望,这时教师要多提醒幼儿的行为,多督促幼儿控制自己的感情,较主动的调控自我,使自身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求。
        4.家庭教育
        (1)教养得当,留有空间。家长对幼儿的各种事情不能大包大揽,要给幼儿一定的发展空间。也要及时纠正幼儿的缺点,不是放任不管,要有张有弛,给幼儿自由发展的一定空间,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2)尊重幼儿,改善关系。只有多与幼儿交流,才能深入了解幼儿。家长不管工作多忙,也要与幼儿多沟通交流。父母友好而尊重地与幼儿交流时,不仅能让幼儿心悦诚服地听话,还可帮助幼儿处理周围事物,帮助幼儿解决冲突,让幼儿学习自控与合作。
        (3)适度表扬,有效激励。幼儿需要鼓励,正确的鼓励可以改变一个幼儿。家长要有自己的家庭激励机制,但也不要每次都奖励,时间长了幼儿会习惯干什么都要有奖励。
        (4)耐心引导,帮助成长。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就是从“他制”到“自制”。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都不能急于求成,在这过程中还可能会有反复的现象,家长应该坐下来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要有耐心的一步步去培养锻炼幼儿的自我控制
        能力,为幼儿锻炼自我控制能力铺好路,搭好桥。
        (5)言而有信,逐步提高。家长要做到能兑现自己的诺言。自控力不是很快就能养成的,也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要制定计划慢慢实现,任何坏习惯的改变或好习惯的形成都可以采取这个方法。循序渐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并且不会造成心理压力,使幼儿能轻松提高自制力。
        我们要重视和培养幼儿自制力,以新纲要精神、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切实地从情感和态度入手帮助幼儿提高自制力,改善心理素质,为其一生为人处世、求学做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靖,家庭教育中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王晓娟,浅谈中班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3期
        [3]张丽娟,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初探[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教育部印发;2017年7月2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