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预习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第3期   作者:徐嘉崎
[导读] 本文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有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预习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和讨论,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提高学生预习的质量。

        徐嘉崎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东港第一小学 辽宁,大连116001)
        摘要:在小学阶段进行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一些相关的数学基本知识,不过由于学生的阅历限制,她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都是教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这样的学习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如果能够在学习之前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预习和了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通过任务型预习的布置,用思维导图和课后作业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方向进行引导,提高预习质量,为学生的实际学习提供可靠的基础。本文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有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预习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和讨论,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提高学生预习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预习 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模式更加多彩多样。进行课堂预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因此进行课堂预习是必要的。我们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预习,以高质量的课堂预习,提高学习质量。不过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预习与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矛盾,让课堂预习环节独立于课堂学习之外,无法起到相应作用。
一、思维导图引导,提高预习质量
        人是具有差异性的。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与人生经历都是有所不同的,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在课堂上,如果我们直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预习,有些同学可能直接放弃思考,对教材进行,初步阅读就转移注意力于其他地方,浪费预习时间,也有的同学将课堂预习变成了课堂自学,认认真真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导致在规定时间内不能预习完所有知识,只预习了前一部分,而后一部分则毫无基础,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预习的困难与挫折。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课堂预习环节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学生没有具体的预习方法,而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学习重点。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差异性而产生的,我们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统一的引导,让他们用合适的预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恰好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预习阶段,我们需要先为学生创建学习的基本知识框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现,在提出相应关键词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在教材上寻找相应的答案,并进行填充,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完成高质量的课堂预习。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就可以构建如下思维导图,以四则运算为中心词,加减乘除为四则运算的下一级词汇,以箭头的形式彼此关联起来,让学生思考不同的意义和关系式之后,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完成四则运算统一方法的阅读理解。在这个思维导图中,我们要设置合适的空白,让学生自主寻找,意义、关系式以及答案的称呼、四则运算统一方法都是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的。我们只为学生提供基础的五个框架,要求学生在课堂预习时间内进行填补。课堂预习结束后,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导图,并寻找其中的相同不同之处,以此为例子进行后续的内容学习。

二、课后作业渗透,简单知识过渡
        进行预习,也不仅仅是只在课堂当中完成的。我们应该意识到,在课后自由时间内,学生自主预习学习的重要性,并利用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预习内容引导。在以往的课后作业布置当中,我们往往是通过对不同习题的难度控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在完成课后习题的过程当中,一些学生容易因为课后作业的可借鉴性,而抄袭他人作业,不进行思考,更是对下节课的内容避而不谈。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对课后作业产生轻视的态度,还会失去预习的动力。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预习开始之前,就已经对课堂内容进行了部分了解,更能够提高课堂预习的速度和质量,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于重难点讲解中。因此,为了保证课后作业的质量,并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课堂质量,我们也应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当中插入与下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简单知识,用开放性的感悟问题,促进学生在课下自主思考与学习,用难度较低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内容的简单,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预习时,我们已经学习了,认识角和长方形与正方形,就可以在课后习题中插入一个问题:“如果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内部90度的角,便化为角度相同的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仍然使其为一定规律的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应该叫做什么呢?它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请预习下一章节,并给出你的答案。”又因为人与人思想是不同的,他们肯定不能直接照搬其他同学的答案,需要自己进行思考后解答,完成思维能力的锻炼和预习的实践。
总的来说,我们想要提高课堂预习的有效性,是要从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与方向性入手的。学生有明确思考方向的情况下,进行的预习会更加高效。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和对数学问题认真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洋.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
[2]李琰琰.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构建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