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错题成因与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第3期   作者:苏全秀
[导读] 小学生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普遍不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尤其是在应用题计算过程中常常出错,甚至一些学生连续出现同一类型的错误。

        苏全秀
        广西省桂林市竹江小学 541008
        摘要:小学生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普遍不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尤其是在应用题计算过程中常常出错,甚至一些学生连续出现同一类型的错误。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这一现象,深入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计算错题的成因,从多个方面加以改善,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减少计算错题的出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错题;改进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与计算紧密相关的课程,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门技能。但是,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方法,但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一、小学数学计算错题成因
        (一)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
        想要高效率、正确地计算,小学生就要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得更扎实,能够较好地根据四则运算等计算法则和题目的解题思路完成相应的计算。例如,在“500÷25×4=”这一道计算题中,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题目,就乱套用简便计算的定律,先计算了“25×4=100”,最终得出“500÷100=5”这一错误计算结果。此外,一些小学生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加之其文字理解能力不强,在审题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一现象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上也较为普遍。再如,正比例与反比例相关的一题:“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比是3∶2,则大圆与小圆之间的直径比是多少?如果大圆与小圆周长比为3∶2,则大圆、小圆之间面积比是多少?”部分学生在分析与计算这些问题时,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定义和其相关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将题目中的两个变量误认为是底面积与体积,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二)计算态度不端正
        计算态度不端正主要体现在学生做题时只求题数量,而不注重题质量,致使审题不清,计算失误。许多学生做完题后,不注重核实问题,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计算习惯。
二、改进小学数学计算错题现象的策略
        (一)建立错题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解题准确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将易错问题集中在一起,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归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对错题的态度比较敷衍,并没有进行针对性学习。

教师应明确错题在学生学习中的价值与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易出错部分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出错的原因,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植树节植树活动中,某校四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植树20棵,五年级有3个班共植树108棵,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学生在解答这一问题时,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问题记录在错题本中,将正确的解题方式与错误解题思路标记清楚,然后分析自己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二)引导学生主动检查
        引导学生主动检查,十分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准确度,且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每次做完卷子后,还应根据小学生的计算准确度,评选出本节课的计算之星,而后对这名小学生予以一定的表扬与奖励,这样则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意识,强化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的重视,使小学生在日后进行数学计算时,能够主动进行检查。
        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计算教学时,在小学生解答计算问题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主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错误,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度。在检查期间,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查看数据是否有抄错现象,运算顺序是否有问题,计算结果是否错误。在完成上述步骤后,若计算方向无误,则利于保障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质量,同时也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使小学生在日后的数学计算中,能够及时进行检查,这样也非常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以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三)巧传授,简便算法
        不少学生一提到计算就十分反感,认为这是老师在故意为难自己。最初接触各种类型计算时确实存在一定的接受难度,但是随着数学教学的深入,学生自然能发现,很多教学内容是以简便计算为目标的,这也是数学应用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时,教师也要围绕着技巧这部分给学生进行精细化讲解,让学生领略简便算法在数学计算能力提升中的重要性,如学生在计算退位减法时常因向十位或百位借了1没有打点而漏减1,我会把打的点说成是"借条”,告诉学生借了打"借条"不能当老赖。又如八商中间有0的除法”,用竖式计算624÷6,十位的2不够除,先商0占位,再搬救兵,把4拉下来合起来一起除,学生印象深刻了就不会把商104写成14了。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面对学生在计算上出现的错误现象时,不应一味地责怪或盲目怀疑学生学习的态度和严肃性,要积极帮助学生分析计算错误的成因,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雷雅芳.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24):152-153.
[2]刘平.数学计算错题成因分析及对策[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1):35-36.
[3]李淑艳.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成因[J].新课程(上),2018(04):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