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园园
(广东省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八小学,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的地位却有些尴尬,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定位不清、实践活动缺位等问题。因此,亟待加强对这一内容学与教的研究,探索“综合与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路径与策略。本文通过分析教材中“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编写特点,提出采用多元合作式学习的策略,以实现该课程内容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多元合作;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四大课程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并指出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前三大课程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1】。
一、教学现状
本课题组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96份。几个核心问题及结果如下:1.数学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课教学情况,52.7%的教师回答全部都认真上课,32.43%的教师是简略处理的,12.5%的教师有些上有些不上;1.69%的教师没上过,即至少近一半的教师未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2.约99%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课对学生有益处,但74.32%的教师提出上综合实践课存在困难。3.“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存在哪些困难?85%的教师选择了“需要的素材和准备工作太多太繁琐,精力不够”,75%的教师选择了“没有简便易行的案例和策略供参考,让综合实践教学变得简单”。
可见,目前“综合与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定位不清、实践活动缺位等问题。许多老师采取简单讲授或者让学生自学的方式,并未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活动。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对“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没有硬性规定和评价要求,教师缺乏驱动力;二,教学理念滞后,一直沿用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应“综合与实践”的课程特点;三,活动所需的素材多、实施条件高、操作难度较大,凭数学教师的一人之力难以完成。因此,积极探索“综合与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路径与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
国内探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论文很多,对存在的问题意见比较统一,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思路和策略。如胡六林的论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2】,黎灿明的论文《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3】等,这些对策可提炼为以下几点:一,提高领导和教师对“综合与实践”的认识和重视度,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二,优化和加强管理,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三,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但是这些论文和研究课题在探索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时候,把重点放在确立课型上。如黎灿明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确立的几种课型有:数学实验型、探究活动型、综合实践型、创设场景型、知识应用型、数学游戏型、走访调查型、知识拓展型和制作设计型。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学与教课题研究》把课分为小课题类、小操作类、小调查类、小游戏类等【4】。通过对比发现,他们不但课型几乎相同,对每一种课型设计的教学流程也大同小异,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不凸显,活动的时间、地点没有突破传统课堂教学范围的问题。
在前述的研究中,“综合与实践”课型分类已比较成熟合理,但针对每一种课型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很多文章和研究报告里提到了合作学习,但都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合作模式,也缺乏具体的策略指导。较多的关注教师如何对资源进行整合,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和操作难度,忽视了学生寻找、整合资源的能力,学生的主动学习缺失,探究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从而导致“综合与实践”活动开展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发现许多发达国家虽然没有在教材中明确划分出“综合与实践”这一内容,但美、德、法、日本、荷兰等国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都非常重视,经常开展项目式的合作学习。对我们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多元合作式学习
1.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标准》中提倡学生对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学习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首先,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往能力、承受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在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如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教材上“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需要搜集的素材多,信息量大,这为学生合作学习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多渠道的引导提供了方向;最后,可以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问卷调查中,对于“您希望怎样进行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这个问题,89.08%的老师选择了“教师先指导,学生再跟同学、老师、家长等合作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进行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合作式学习研究,探索由教师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教学策略,归纳出理念新颖、容易操作、有实效的活动模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多元合作式学习的概念
多元合作式学习的概念界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活动目标,自主设计学习活动任务,进行责任分工,通过主动寻求各种机构、人员的协作,利用资源,有组织、有步骤地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共同完成任务。主要包括四种合作形式: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各学科教师与学生合作)、家生合作(家长与学生合作)、社生合作(社区、社会机构等与学生合作)。
3.多元合作式学习的形式与策略
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包含开题课、阶段课(学生活动)、结题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课时数。学生活动可分为课堂内活动和课堂外活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既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而学生与家长、社会的合作空间和时间则在校外。
(1)生生合作
生生合作采取分组的形式,简便易行,适用的课型多,各年段都适用。小组人员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主要由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自主组合,以四到六人为宜,教师也可以视情况进行引导,使各小组的搭配更合理,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有趣的拼搭》,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同桌两人等形式的合作,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这些立体图形拼一拼、摆一摆,完成几个难度逐次提升的任务后,最后要用所有的材料搭出尽可能高的图形。经过动手操作、失败、争论沟通、达成一致这些步骤,学生的脑、眼、口、手等积极协作,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利于大脑等器官的发育。
(2)师生合作
小学生在知识技能、经验和眼界等方面的不足,使得他们在活动中经常需要寻求外界的帮助,教师则是最专业最方便的指导者。学生不仅可以与数学教师合作,还可以寻求与其他学科教师如科学、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合作。教师的作用和参与程度应遵循从低年段到高年段逐步降低和减轻的原则。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的《确定起跑线》这一实践活动中,数学教师可以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在学生上体育课时进行一次400米赛跑,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认识跑道的结构,初步体会不同赛道之间的长度关系,产生运动员为什么要从不同的起跑线出发的疑问,为学生的下一步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特点、知识特长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对激发学生的创意大有裨益。
(3)学生与家长合作
有些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有更深入更真实的体验,取得更好的效果。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还能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也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实现家庭教育促进学科学习的进步。
例如六年级下册的《北京五日游》,让学生设计一个去北京游玩五天的计划,包括交通、住宿、景点的选择和安排,时间的衔接分配,以及花费预算和管理等,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这些经验是小学生比较缺乏的,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指点,在完成初步设计后还需要通过父母论证其合理性。最后,如果完成计划后就束之高阁,会让学生有纸上谈兵的遗憾。如果教师能鼓励父母采用孩子的计划,与孩子一同利用暑假去旅游一次,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还能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检验自己的方案,反思其优缺点和改进方法,使学生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胆量和综合能力。
(4)学生与社会合作
人是社会的人,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也应与社会紧密配合,或者说,让社会配合教育行为,让教育资源更丰富,教育场景更宽广,学校与社会相互之间更了解、关系更融洽。与社会合作的对象包括:居民社区、银行、交通部门、养老院等等。在教学之余,学生还能得到诸如保护环境、维护社会文明秩序等良好的道德熏陶。
人教版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中设计的很多实践活动,都与生活场景息息相关。例如《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生活与百分数》等。学生可以由教师组织带领,或小组自行集结,去马路上、交警部门、银行、社区等地方,了解时事动态,收集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完成学习任务。再由教师组织集体交流,形成对该任务的认识和结论,给出可行的方案。
三、结论
问卷显示95.22%的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作用有意义,99.66%的教师认为数学“综合与实践”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见,合作是教育的大势所趋,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落实合作学习已成为共识。本课题组已完成人教版小学数学高年级“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设计和配套课件,并录制了课例,旨在将多元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践行并验证,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学生喜欢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全员参与,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学习,获得学习能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更多机会。
(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提升了学生的沟通协调、克服困难、反思改进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降了数学教师的工作难度和负担,使综合实践活动更好的落实。
综上所述,要应对数学教育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改进现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倡导开放、合作的教与学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构建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力求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能勇敢拥抱未来、有能力拥抱未来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胡六林.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1):48-49.
[3]黎灿明.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1
[本文系中山市2018年度教育科研一般课题“小学数学高年级综合与实践多元合作式学习策略研究”(编号:B201804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