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第3期   作者:张思文
[导读] 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推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具备这种教学目标后能够显著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水平。
        张思文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曲斗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推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具备这种教学目标后能够显著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合理设置课堂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科学进行资源整合,及时有效进行评价等方式;实现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策略
        
        教学活动中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场所,也是作为学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数学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学生头疼的科目,很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研究更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真正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让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可以促进彼此的互动与交流,同时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相互讨论,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就要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熟练运用知识,为日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基。下文中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看他教学有效性进行阐述,希望对相关教育者有所帮助。
        一、创建生活化情境
        其实数学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存有它的身影,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妨融入生活化的知识点,从新的教学角度让学生将数学知识点与自身的生活相互结合,并且这种方式也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将课堂知识转变成生活常识,可以学以致用。在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生活有关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是在帮助学生拓宽数学知识面,懂得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去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问题,继而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间接教学方式。
        例如,教师在讲解分类这块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书籍等实物到课堂中,为“分类”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在进行授课时,教师让学生将带来的物品全部放在讲台上。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最后让其他同学对该分类进行讨论,然后教师最后再对“分类”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对于新知识的引入有着更好的切入点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通过让学生直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来进行数学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也能让同学之间更加的团结,并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去教授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以及学习新知识,进而真正的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二、运用演示、操作法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单调、枯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发展学生的认识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因此,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难点。
        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种分法例1时,学生对"每2根一份"不理解,通过演示拿2根放一堆,再拿2根放一堆,告诉学生这就叫"每2根一份"。通过操作能帮助学生建立感知,解决关键性的问题。如教学第二种分法例2时,6个苹果,每2个放一盘,能放3盘。让学生自己分苹果,知道关键的一句话:每2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调动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学生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的一个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重视直观演示,更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也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参与学习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5"时,引导学生操作小棒,首先让学生摆出12根小棒,让后让学生思考,要从12根小棒里减去5根应怎么办?对照演示的学具,再想一想"12-5"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巧设问题情境
        创设情境是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比较常用的方法,其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也获得了大大的满足感,也是对其情感体验的培育。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要过于空泛,要致力于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享受这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问题情境:谁能在3、30、300之后填写一个单位,并用等号连接它们?在上述问题情境中,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快,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3元=30角=300分,有的学生说3米=30分米=300厘米。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摆脱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然后再问学生另一个问题:你能用这节课的知识来表达你在同一单位里得到的答案吗?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新知识的讨论,学生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3米—0.3米—0.03米,3元—0.3元—0.03元。
        问题情境的有效创造,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问题分析和思考的愿望,而且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营造良好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递知识兀声的媒介,只有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谐进步的风气,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释放。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之中要重视课堂氛围的建立、带动、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课堂语言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课堂之中教师的行为与语言感到被尊重和肯定,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习时分秒的概念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里的时钟让爸爸或者妈妈告诉自己几点钟,这时候自己在干什么,如果吃饭的时候大概是几点钟, 一日三餐大概是什么时候固定吃,还比如学生可以思考一分钟或者一小时自己能干什么,实践之后给出自己的答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学生在回答的时候老师要充分给予肯定,然后给与知识上的解释。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效性, 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等几个方面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 进而使得学生能够重视自己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方法、性格等条件的养成。教师要通过综合和分析, 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培养, 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进而消除传统教学中的弊端,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峰,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36):31-32
[2]王淑娟,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黑河教育,2018(11):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