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丹
浙江省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 314000
[摘要]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突出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学科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以例题为载体进行的活动型课程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本质上而言,它是基于典型例题,真实学习而达成真实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打造精准、高效的政治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
关键词:例题式教学、精准、高效
一、高中政治例题式教学的意涵和价值
厘清概念是开展研究的前提。例题式教学的教育教学意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例题式教学源于学习迁移和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而学习迁移中的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学生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学习与训练后能够在之后相似的知识点或相似情境材料的题目上触类旁通。例题式教学是通过例题的教学之后,让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例题式教学主要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二)例题式教学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师通过对典型例题的演示和讲解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的书本知识更为具体,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思路。通过例题式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遵循有效教学的理念,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三)例题式教学对接学科基本原理和基本能力
例题式教学中学生必须要对例题进行分析、归纳、探究,并由此提升相关能力。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理性精神就是通过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判断过程中实现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教师对典型例题进行演绎,学生在观察、分析等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认同,对方法技巧的掌握,提升其理性精神。
因此,例题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迁移理论,在教学规律和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例题为实践载体,以政治学科知识为理论依托,以学生的展示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例题式教学有利于落实精准、高效的课堂教学。例题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
二、高中政治例题式教学中的“精准三定”策略
例题式教学在实践操作层面一般包括教师精选例题、学生模仿例题、师生评价例题等环节。
(一)定向策略——教师精选例题
例题选择的原则主要包括典型性、针对性、规律性、启发性等原则。典型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对一节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进行解读或探究后,找出最能体现该概念和原理的题目,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更为具体化。该题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与其他题目存在相似性。
针对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挑选例题时需注意该例题的难度是符合课程标准、符合考试难度,符合学生现有的学习程度。
规律性原则是指该例题的答题思路和步骤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教师可以把该规律总结出来,然后普遍适用与其他相似的题目。
启发性原则是指该例题并不是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的题目,该例题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又有一定的难度的,或者说学生在做该题时还会出现一定的错误,需要通过该题加以克服并且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定学策略——学生模仿例题
例题教学的程序包括原理教学、精心示范、变式练习三个过程。
(1)原理教学过程,按知识分类,书本原理属于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且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除了科学记忆教学外,更要侧重于意义教学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对陈述性知识的意义学习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才能为程序性知识地习得和巩固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例如以下浙江省选考真题:
从2015年开始的3年内,浙江省将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每个小镇都具有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其中主要的是产业功能,包括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都要建设成为有山有水有人文、让人愿意留下来创业和生活的高颜值景区。每个小镇又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有的小镇主打信息产业,有的小镇主打金融产业,等等;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要做到“一镇一风格”。
特色小镇建设如何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6分)
根据例题式教学中的原理教学在解题前教师得先把这个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分层次、分步骤的进行有意义的教学。比如书本原理第一层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教师解释清楚矛盾普遍性是指事物之间的共性,特殊性是指事物的个性。第二层次:“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并且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教师在向学生解释这句原理时要举例讲解清楚为什么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强调这句话体现的是特殊性。第三层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没有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重点说明这一句强调普遍性。最后讲解第四层次方法论的意义:我们要做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历史的统一。
总之,分层次地对原理性知识进行讲解有利于为接下来学生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做好理论支撑和铺垫。
(2)精心示范过程。这个过程是例题式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个过程。尤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内在的思考过程也展示给学生。比如政治主观题,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展示一般主观题的答题步骤——先审设问,后审材料。教师提醒学生审任何主观题时都要注意两个点:知识范围和设问指向。这是任何主观题都具有的普遍性做法。普遍性做法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例题讲解后要让学生反复练,形成学生的固定的审题模式。教师在讲解典型例题时需让学生意识到审题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讲解典型例题时的每一步骤教师都必须解释清楚,才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单独训练中有条理有顺序地进行。比如主观题审题结束后教师还必须展示审材料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答案格式和书写要求。那么前面的原理讲解就为最后的答案格式和书写要求做好了准备。例题讲解过程中个人觉得有一条也非常重要,教师要跟学生解释清楚这一步骤这样做的原因,这样才能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与行。比如之前的原理讲解为什么要分层次地进行讲解,因为答案格式及书写要求序号化、段落化,原理与材料分析要一一对应等原因。示范过程的最后教师一定要展示答案,把答案形成的过程跟之前的讲解对应起来,由此让学生对答案的形成过程有细致地观察与深刻地理解。
(3)变式训练过程
变式练习是学习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的必要条件,它是指在其他教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化概念和规则的例证。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变式练习,对于避免大量的重复练习,消除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其重要意义。当然变式的选择同样需要精准。教师最好采用连续呈现多个变式的方法,以便使所提供的变式同时储存于学生的工作记忆中,这一步骤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
教师首先要在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中提供与例题相似(主要包括知识范围相似、设问相似、背景材料相似、学生容易忽略或者错误的点相似等等)。这里需要强调的变式题的选择,主要选择的是近景式的变式题。何为近景式的变式题?“近”指的是与例题相似,比如设问相似或者知识点相似等等。为何要“近”?目的在于对例题讲解的进一步巩固。“变”是指与例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比如可以比例题更具有一定的延生性(设问范围变化、跨度加大,考点覆盖面变广或者设问类型有所拓展等等)。提供近景变式练习题给学生进行演练,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知识,进一步巩固解题规则,强化程序性知识。
比方在上述例题下,我又挑选了与上述例题相似的一道题: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会徽主体为格罗拉蓬卡诺体育场,其中间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亚奥理事会太阳的LOGO,象征着全亚洲团结力量的主题。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6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举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两个会徽都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用“矛盾问题精髓”的有关知识,分析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蕴含的道理?
比较该变式练习题与例题,同样学生审题是第一步。但是在同一个原理的陈述方面是不一样。“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就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该变式题的背景材料也更具时代性。上述例题与此变式题之间答案的内在逻辑与呈现方式其实又是相近的。
(三)定思策略——师生评价例题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
(1)例题式课堂教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在知识目标的达成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精心挑选的例题是否能够将抽象化的书本原理具体化,即是否更为深刻地理解了陈述性的知识。 2、能力目标的达成方面:学生是否通过教师对例题的层次讲解后掌握了答题步骤与方法,即是否已经将陈述性的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的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与有关的变式训练之后,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该知识的内在兴趣和信心。
(2)例题式课堂学生评价的内容同样也包括在三维目标的达成方面。但是这里笔者个人想强调的是例题式课堂必须更为强调学生的评价。素质教育更强调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习效果也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来评价。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和生生之间的互评。在变式训练后,教师有必要及时提供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学生根据评分细则给自己打分,寻找得分点和失分点,明确答案的正误。再进一步自己寻找原因,说明自己和他人的成功之处和失误之处。最后比较自己的答题思路是否跟老师在例题讲解时的思路一样。如果不一致,问题出在哪一步。只有通过深层次的自我评价,学生才能进一步地去重新思考老师在讲例题时为何是这样的步骤与答案,才能延伸出在例题的基础上自己还需掌握哪些内容与技巧。
三:例题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叫做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有时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例题式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探究氛围,克服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注重思维的开放性。例题式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熟知答题的步骤与方法,通过学习上的顺向迁移高效的进行答题,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在之后的题型中有一定的变化时学生可能会束手无策。所以教师在例题式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积极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原有经验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尝试用新的方法去解决。
例题式教学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题库,找到最典型的例题以及有效的变式题进行巩固式与拓展式训练。教师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效率,以免例题式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师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例题示范、变式训练,“定向、定学、定思”这是一个循环反复并且有所上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永中.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5
[2]余国志.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0
[3]钟代文.有效对话的路径选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