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虎山
吉林省延吉市第五中学 133000
摘要:总听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而有缺陷的人是上帝偏爱的苹果,被多咬了一两口,学困生也是被上帝偏爱的苹果。体育教学同语文、数学、外语教学一样,也有学困生。所谓体育学困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和激情、不能自主参与体育活动、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数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练习行为、练习效果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或者没有达到预定的练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困生;运动处方;教学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体育课的训练项目较为固化,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处方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加强引导
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在为学生提供不同学习引导的前提下,让学生感受到分层教学的价值。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所以在对体育知识学习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同的需求。教师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构建,必须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保证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把学生合理划分为三个层面:A层次的学生主要是体育学习成绩比较好,身体素质好,能够进行较高难度的体育训练,在实际的体育知识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类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过程中,接受能力比较强,对体育动作和相应技巧的掌握比较扎实,应该获得良好的指导,教师应为其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其能够得到全面发挥和自我释放。B层次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会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和掌握。同时,这类学生的体育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为其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师的指引下带动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认识。然后,以分层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和分析。C层次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在体育知识学习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难度,需要教师做出一定教学改进。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引导C层次学生坚定学习信念的情况下,让学生更好地释放自我,发挥主观能动性,拥有展现自己的空间和机会。
二、重视认知差异,进行分层引导
受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方式或者先天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种认知差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实施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认知差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分层制定教学方法。
例如,在训练立定跳远时,对于优等生而言,在理解起跳姿势、起跳腾空、落地缓冲等技能方面,消化会比较快,故此,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在教学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各个阶段相应的配合呼吸方法为主要内容,如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等。对于中等生而言,教师要将教学放在重难点解析上,重点讲解训练学生的协调用力的能力,采用蹍跳步的方法,用左右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的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在训练身体协调性的基础上,提高对立定跳远各个技能的理解,提高锻炼质量,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各个技能的讲解上,逐个击破,从起跳时的站立姿势,到最后的配合呼吸法等,为提高学困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其播放微课视频,进行动作分解讲解,在直观播放的基础上,提高自主锻炼的兴趣,促进对技能的掌握。在尊重认知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认知能力的提升,进行分层引导,提高体育锻炼水平,培养体育认知素养,增强锻炼积极性。
三、提升竞争性
初中生大多处于13~17岁之间,正处于爱玩的年纪,而体育项目自带的游戏属性是体育教学的一大优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每种体育项目的潜在价值,引导各小组积极参与体育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与竞争的乐趣。从某种意义上讲,游戏竞争是提升学生积极性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竞争中充分认识自身的实际水平也是学生探索、认识外部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利用游戏竞争的形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在具体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将体育项目分为竞赛类项目与自由活动类项目两种。竞赛类体育项目数量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组内竞争或是团队对抗,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锻炼自身体魄。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活动中融入德育,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以及勇于竞争精神。此部分仍以跳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如一次跳跃完成最多次数的编花,以此锻炼学生的跳跃能力。在成绩计量方面,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推动教学目标高质量完成。自由活动项目比较偏向于单人运动,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时应确保学生仍处于小组学习状态下,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之,处方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蕴涵着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它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具有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功夫,还要有名医对症下药的硬本领,同时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以及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这样,教师才能精准施治,对学生体质“脱贫”做到精准干预。
参考文献
[1]姜基先,王芹.初中体育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智力,2020(15):13-14.
[2]李志军.浅论如何转化初中体育学困生[J].体育风尚,2019(09):263.
[3]王晓光.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