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桂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九龙小学 342100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中,各个课程的教学观及模式也随之发生巨大革新,新教改要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的教学,小学数学也不例外。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将小学生能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数理概念及算理变换为直观形式,而数形结合法不失为良策,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理解水平,提高其兴趣及学习热情。但是,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须破除落后育人观,在教学开始前对所教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学习,充分发挥数形结合教学的优势,使课堂趣味性十足,让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枯燥单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趣味性教学
数学课程的逻辑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偏低,学习一些晦涩的概念及算理十分吃力,并,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应探索图形的奥妙,在抽象模糊的数学教学中,尽可能避免课堂的枯燥单调,有效应用数形结合法来提升学习趣味性。为此,本文就数形结合教学中趣味性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借助数形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须紧抓小学生发展特点来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尽可能迎合小学生喜爱趣味性学习环境的心理需求,以此提升其数学学习热情。鉴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上风,为了帮助学生们化解理解过程中的困境,进而,教师展开形象化数形结合教学,增强课堂功效。比如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图形理解题目的含义,以此将抽象数量关系链接直观的图形,从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
例如:教“近似数”时,四舍五入是教学难点,小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老师可以用数线图的形式来给学生讲解,比如:“有一个数据大约是,实际可能是多少?在整数的范围内,我们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值?”仅仅看着数字去做,是很困难的,特别的抽象,并且可以在数线图上快速的找到这个数,大于等于,小于。那个数字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这种教学方法既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能有效地化解认识困难,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又如,以"正比例"和"反比例"一课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判断解析式是正比还是反比例关系,再结合图形来理解题目内容,了解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学生在观察图形、理解题目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二、通过数形结合,增强数学趣味性的探究
由于有些算理或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老师可以用图画来直观地表现和说明一些具体的问题,这样,既深化新课认知与理解,又可以增加探究的趣味。如把数学公式原理与图形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可用核桃等形象的图形进行教学。
利用核桃仁等图形设计及播放相关视频,增强小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将抽象乘法算理转化为图形,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趣味的探究。
例如:以教“乘法公式”为例,用核桃代替数字,摆放多排核桃,在代入核桃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理解抽象乘法。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加强对乘法公式等的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描绘图形,并能与数量关系发生转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设计和操作应以小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加强对数理公式的理解,使其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创设数学应用学科自身优势的数学教学情境。对于公式的学习,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相关视频,运用实物投影等教学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通过播放数形结合的相关视频,可以提高课堂上的趣味化教学,也可以使学生在视觉元素的应用下加强数学趣味性的探究,并与数形结合相联系,从而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三、运用数形结合法,创建生活化趣味情境
数形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数理知识有直观的认识。老师在讲授知识点之前,先提出与知识点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通过创设趣味性情境,巧妙地将知识点导入课堂,既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枯燥感,又使学习变得有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深入理解新知。总之,在数形结合教学中,趣味性情境引发思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教学途径。
例如:以“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为例,为了改变课堂教学的枯燥感,笔者基于数形结合思想,在导入环节精心为学生设计问题,如实际生活中能发现哪些三角形,它对生活的价值所在?如为何三角形结构应用于房梁、以及起重机的三角形吊臂等,它都被大量应用于建筑行业?在该问题的启发下,让他们体悟三角形的特征。该种以生活相链接的数形结合法,比传统教学干巴巴的讲解更丰富生动,为学生建立了趣味的学习情境,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同时,提升了他们探索新知的热情,学生从抽象的数理关系学习中解放了出来,很容易由“建筑领域应用三角形结构”分析出该图形拥有稳定的特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仅能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还能使其更具实效,有效地将抽象知识简单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信心。故而,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形结合教学法的作用,以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数学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风.数形结合思想助力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提升[C]//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2019.
[2]黄春云.\"图形\"的奥妙——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0(008)
版权所有?www.paper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