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心花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中学,广东 中山528467
摘 要:目前中小学的写作现状堪忧,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写作指导远远跟不上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重阅读轻写作现象比比皆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厚积才能薄发,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语文的教学应该以读促写,读中悟写,语文老师要时时刻刻做到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并且要做到读写同步实施,读了就写,读了马上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写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真正扩大学生的写作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品。
关键词:读写同步;名著阅读;教学探索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是在现今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联系非常薄弱,两者相互独立,结合较弱。因此,应加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联系,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能够加强结合、互为依托,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1]。确实,目前中小学的写作现状是堪忧的,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写作指导远远跟不上,教师在教学中重阅读轻写作现象比比皆是。要知道,厚积才能薄发,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倾吐,是表达,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语文的教学应该以读促写,读中悟写,语文老师时时要做到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并且要做到读写同步实施,读了就写,读了马上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写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真正扩大学生的写作空间。今天笔者想以《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为例跟大家探讨读写同步在名著阅读中的教学实施。
一、在读写同步中了解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2]。阅读名著前,笔者首先给学生重温“圈点批注法”需要注意的各个问题。一是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二是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写出心得体会。
(一)一边阅读一边圈点批注
接下来就是学生自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了。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如用圆点或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疑问,用感叹号表示强调突出,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用波浪线表示重要句子,用竖线或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他们养成了固定使用的习惯,这样在整理读书笔记时才不至于凌乱。以下是学生做的一处批注:
学生1:从第四篇中,我对毛泽东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十三四岁离开小学堂,开始在地里帮长工干活,晚上帮父亲记账,他对阅读如饥似渴,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等等,总之是博览群书。他贪读不厌,从《湘江日报》里了解到了社会主义。从中我意识到一个伟大的领袖必须知识渊博,思想境界也高人一等。从第三篇中,我看到毛泽东有时光着脚在街上走,和两个年轻农民谈话,又认真地做着手势。从中可看出他尊重百姓,用平视的眼光看待任何人。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毛泽东等共产党人。
学生2:读了第九篇,我了解到徐海东的成长经历是曲折的,他是彻底的无产阶级军官,出身窑工,从小受过一定的教育,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在马克思理论影响下成长为共产党员。他信念坚定,大胆无畏,善良真诚,热情天真。从徐海东大将身上,我学到了红军前辈的优秀品质和高风亮节,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走完万里长征路,那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二)阅读的同时给领袖人物、红军将领写小传
学生在课堂上边读书边圈点批注,晚修的时候就让他们根据自己在书上的批注给相关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写小传。以下是一个学生写的邓发小传:
“他一头黑油油的浓发下面,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紧紧盯着我,他青铜色的脸上露出了恶作剧的笑容”,这是斯诺笔下的邓发同志。1912年,他头一次领导了香港海员的罢工活动,反抗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的压迫。1913年后回到故乡广东,参加了广州起义。后来在机缘巧合中入了党,1945年代表解放区出席在巴黎召开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就像机缘总是落在幸运的人一样,幸运或许睿顾了他。但那是他之前的艰辛累积成了民族大义,使他以原本狭隘的小圈子里开始长远望去。共产党前期,内部仍然很混乱,从吸收的各类富家子弟入党开始,邓发同志就发现了端倪,他没有因为金钱的诱惑而蹚入浑水,而是联合党内人士,共同肃清了这股浊流,保住了党的名誉和未来。那是一个阳光名媚的日子,却也是传来了一个恶耗。邓发同志与黄齐生同志等人在返回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去世了,享年四十岁。”
在这样的圈点批注和写小传的过程中,学生对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为这些人物身上具有的爱国进步、大公无私、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伟大品质所折服。
二、在读写同步中熟悉长征事件和历史价值
随着阅读的深入,笔者让学生采用“选择性阅读”法。如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爆炸时代,知识增长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就读书而言,选择性阅读变得更加重要。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针对本次阅读计划,笔者建议他们进行“问题选择”——只选择阅读关于长征事件和历史价值的篇章;同时选择“方法选择”——采用“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3]。
(一)根据原著将长征事件概括写出来
学生读到《红星照耀中国》中关于长征的篇章时,笔者让学生读完立即用概括性的语言将长征的事件写出来。
学生1:本篇记述的是长征的情况,先简要交代了长征起因,包括蒋介石如何组织第五次围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如何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而撤出江西根据地等。
然后介绍了长征的艰苦卓绝:如何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如何遭受严重损失、如何改变战术轻装上阵,重点描绘了红军是如何在大渡河克服重重困难而突破险阻、创造奇迹。接下来介绍了红军在过草地、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时所遇到的困难。最后斯诺通过一组统计数字(18条山脉、24条河流、12个省份、62座城市、10个地方军阀包围)证明了长征的伟大以及长征所取得的成绩:到达对中、日、苏当前命运起重要作用的地区,沿途解释了土地革命目的以及抗日政策,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并训练了游击队。
学生2:读了第五篇,我了解到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北上的红军首先经过了彝族的聚居地,蒋介石以为红军会在那里长期滞留,遭到削弱,因为彝族仇恨汉人的历史已久。可没想到的是红军不仅顺利地出镜,而且还与彝族人民结下深厚友谊,还有好几百个彝族人参加了红军。红军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全军顺利渡过长江。
(二)深读原著,充分挖掘长征的历史价值
在对第五篇进行深入阅读的基础上,一位学生提炼出她对长征历史价值的理解:
书本178页中,长征被称为“英雄史诗”;184页,长征被誉为“历时一年的划时代征途”。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他们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无论是在人力面前,还是在大自然面前;实在上帝面前,还是在死亡面前都绝不认输。这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千千万万个人民用鲜血铺成的路。前面泥土下埋着人民被迫藏起的“珍品”,是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是大量机器和弹药,使他们赖以生存的银洋。这些,为恢复苏区,参加抗日战争提供了一定的军事储备和物资基础。
另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旗的远征。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的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在战斗的间隙,解释了土地革命的目的及其抗日政策,不断地武装农民,充实行列。这真可说是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了。长征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在以上这样的选择性阅读和同步写作的进行下,学生对长征事件更加熟悉了,对长征的历史价值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然,最重要的是,学生被红军那种“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深深感动,从而能客观地面对目前繁重的学习任务,并做到全力以赴。
三、在读写同步中感受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
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尽快把握全书内容。快速阅读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加以训练。要点是:以默读为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眼睛视域要宽,善于抓住书中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4]。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作为一名西方记者,很多时候表现出了对中国发生红色革命原因的强烈好奇和深刻探究。笔者引导学生在第四篇至第九篇中进行快速阅读,将斯诺对中国发生红色革命原因探究的蛛丝马迹寻找出来,并写在笔记本上。以下是学生的阅读笔记:
读了139页,我了解到新文化运动解放人民思想是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之一;
读了146页,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的影响是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之一;
读了213页,我了解到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之一;
244-249页中,斯诺询问红军与国民党,红色农民道出了国民党并不关心民众,反是抢夺人民的资源。而红军帮助农民,让他们学到更多知识。
从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中,我们可知:推翻帝国主义和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从“半殖民”地解放出来;推翻地主豪绅权力,实现民主,把人民从“半封建”中解放出来,这些都是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
学生在快速阅读中,边读边写,虽笔调稍显稚嫩,但他们还是深刻感受到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了。于是,他们更加清晰感受到当前生活的美好,并充满信心和动力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四、在读写同步中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与精神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式。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可以交替使用[5]。在读完整本书后,笔者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精读和跳读,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与精神,一学生批注: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是:同农民联盟者一起,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自愿为反抗压迫者,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赢得正义、平等、有尊严、共同富裕的生活而作斗争,实现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长征精神内涵是:他们有着面对困难的不抛弃、不放弃,有着为全民族全中国未来与革命的奋斗,有着为队友无私奉献和牺牲的舍己为人,这股精神就是长征精神。接着笔者还让学生撰写关于“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的演讲稿,并于周一班会课上进行现场演讲,气氛热烈,效果显著。
在《红星照耀中国》的同步读写活动中,学生通过认真细致的阅读,重温了“圈点批注法”、 选择性阅读、快速阅读、精读和跳读等读书法,在读中写、写中读,在读与写的真正同步中深刻了解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进一步熟悉了长征事件和历史价值,深刻感受了中国发生红色革命的原因,并通过演讲表态,定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笔者认为,这样的名著阅读才是脚踏实地的、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朱艳凤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温儒敏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74
[3]温儒敏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2
[4]温儒敏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57
[5]温儒敏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