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第3期   作者:  邵珠海
[导读] 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着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邵珠海
        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第一小学 山东 滨州  251706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着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组织教学活动,还要践行全新的教学理念,抓住这门课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引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结合教学内容、结合现实生活、结合实践活动完成德育教学几个方面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途径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系统化特点的德育教学科目,能为德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行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塑造,不断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结合课程内容完成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涉及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把德育知识附着于新知识的讲授中,使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性与德育教学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实现让二者水乳交融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学习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我很诚实》时,教师要明确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效建筑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确说谎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说实话,做实事的好习惯,使得其真正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在这节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当讲解到诚信这一人格品质的过程中就与德育教学的内容不谋而合,为此,教师就要把握好教学的时机,帮助学生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在日常的生活中真诚的与人交往,拒绝说谎话。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对说谎话和不说谎话,两个同学的对比更好地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在这其中明确自己要做怎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明确学习任务,找准学习发展的方向,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就能让德育教学自然而然的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同时完成教学和德育引导的双重任务。
        二、结合生活实际完成德育渗透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同样是一门生活性特点较强的学科,只有恰当的融入德育知识,才能发挥这门课程的德育教学优势。因此,教师要抓住这门课程的生活化特点,更生动的完成德育渗透,有效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我参与 我奉献》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日常生活,更好地接受生活这一广泛的教学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借助雷锋的故事,为学生讲解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奉献精神,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乐于助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我的价值,让奉献精神更好地发扬下去。接下来,教师就要结合学校组织的“献爱心学雷锋小组”成立七周年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爱心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的专题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走进福利院,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薄弱的力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捐书,把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等形式来传达自己的爱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更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这门课程的学习魅力,确保德育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各种有意义的奉献活动,就能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的培养,有效推动德育教学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合典型案例完成德育渗透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仍然存在不足,在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讲解中往往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阻碍。为此,教师就要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典型的案例带领学生在分析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动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在,讲解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榜样的力量,更好地引导学生确立道德理想,让德育教学的开展落到实处。
        比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请帮我一下吧》一课时,教师就要结合学生最为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传授更多的理论知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更好地拓展德育教学的途径。在这节课程的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主动帮助他人,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构建良好的班集体环境。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志愿者的事迹,帮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感人事迹中集中注意力听讲。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把学生最为熟知的雷锋作为讲解的主要对象,在分析雷锋所做的各种事情中帮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这节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主动帮助他人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认识到小小的帮助也能起到无穷大的力量,只有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除了学生耳详能熟的雷锋事迹之外,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医生救死扶伤、消防员灭火救人等事迹,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各种无形力量。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各种典型的案例讲解中认识到德育学习的积极作用,也能透过这些人物的精神树立自己的道德理想,明确自我道德发展的方向,主动投身于自身道德素质的建设活动中,确保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德育教学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四、结合实践活动完成德育渗透
        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更好地在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新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留出更全面的发展条件,让德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比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花儿草儿真美丽》时,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实际,在这堂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侧重对学生欣赏自然接近自然,热爱自然等情感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生命的美丽和生活中的趣味,从小为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也去向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借助学生能够接受的实践活动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展示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的画面,通过:“春天来了,在学校这个美丽的大环园中,各种花儿争相开放,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学生在花园里嬉戏打闹”这样的花语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的优势,回想这样的画面,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让学生对这节课程的学习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观察校园花草的过程中说一说各种花草的名字,并指引学生观看那些被踩踏的小草和随处被摘落的小花,这时候,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是错误的,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随意践踏草地和采摘花朵,要主动投身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中,树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让德育教学能够有理有据的开展,既帮助学生巩固了自身的知识体系,也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道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要从小抓起,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注重积累更多的德育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巩固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加强对其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有效的塑造每位学生,从小具备优秀的品质和美好的心灵,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取得更加均衡的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社会型人才,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风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北师大版一年级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2]王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责任担当”一《做诚实的孩子》教学片断及反思[J].华夏教师,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