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反思--以“邮件合并”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第3期   作者:李勇
[导读]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需要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李勇
        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0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需要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笔者结合我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两周一节课的现状,以“邮件合并”教学为例,探索了基于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邮件合并  核心素养
一、引言
        高中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教学和基于项目式教学。结合我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两周一节课的现状,若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项目周期会拖得很长,不利于教学进度的开展。
        任务驱动教学要求教师把知识分解在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中;引导学生对提出的任务进行探索、认知和理解,并完成相应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工作会变得轻松。教师要在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重难点设计任务、准备素材;任务不但要有层次感,而且还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任务与任务之间要层层递进,任务难度要适中,太难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太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它们是高中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寻求恰当的方法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笔者以“邮件合并”教学为例,探索了基于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邮件合并教学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应用“邮件合并”批量生成需要的文档,从低效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教学内容包括:
1、邮件合并定义:主文档、数据源、合并三者之间的定义和关系。
2、邮件合并基本操作:自主探究操作指南,运用邮件合并完成录取通知书的批量制作。
3、邮件合并中插入图片域:小组合作探究操作指南,运用邮件合并完成带照片的录取通知书批量制作。
4、每页制作两份不同的录取通知书: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关键字,解决邮件合并每页显示多条记录问题。
(二)教学目标
        高一的学生对office办公软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操作能力,但基本集中在文字编辑,排版等基本功能,对邮件合并这一功能并不了解。邮件合并是属于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陌生的功能,学生要掌握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笔者设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邮件合并”的基本使用。
(2)理解“主文档”、“数据文档”、“合并文件”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掌握“邮件合并”插入图片域的基本操作。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邮件合并的基本操作。
(2)通过小组合作,掌握在邮件合并中使用图片域。
(3)通过利用互联网,掌握邮件合并中每页显示多条记录。
3、情感态度目标:
(1)让学生体验“邮件合并”的高效,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2)通过自主探究,不断完成更高难度的任务,激发学生向更高层次知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准备素材和设计任务
        素材的准备和任务的设计对于“邮件合并”教学效果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是要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准备合适的素材,使其能覆盖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同时又能起到扩展训练的作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任务难度要适中,太难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太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们设计如下任务并准备了相应的素材:
1、素材:《录取名单总表》和《录取通知书模板一》;
任务:使用已掌握的方法,5分钟内能完成多少份录取通知书的制作。
目的:让学生体验已有的传统方法制作录取通知书的低效性。


2、素材:《录取名单总表》、《录取通知书模板一》和《邮件合并操作指南》。
任务:自主探究《邮件合并操作指南》,完成50份录取通知书的批量制作。
目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邮件合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体验邮件合并的高效性。
3、素材: 50份照片、《录取通知书模板二》和《邮件合并操作指南》。
任务:小组合作并探究《邮件合并操作指南》,完成50份带“照片”的录取通知书的批量制作。
        目的:发挥学生小组合作作用,合作探究在邮件合并插入图片域的基本操作和关键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4、素材:50份照片和《录取通知书模板三》。
任务: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解决通过邮件合并制作每页显示两份不同带“照片”的录取通知书。
        目的: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利用互联网获取准确信息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创客社团招新结束,需要制作50份录取通知书,并下发《录取名单总表》和《录取通知书模板一》。
        学生活动:思考,并使用现有知识制作录取通知书。
        目的:使学生体验现有方法的繁琐和低效。
2、讲授新课
        师:提问是否有更高效的方法?并演示“邮件合并”批量制作录取通知书
        学生活动:思考,观察。
        师:讲授邮件合并的定义,以及“主文档”、“数据源”、“合并文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下发《邮件合并操作指南》。
        学生活动:自主探究《邮件合并操作指南》,利用邮件合并批量制作录取通知书。
        目的:让学生在观察、自主探究以及操作实践中体验邮件合并的高效性。
3、巩固练习
        师:下发《录取通知书模板二》,美化录取通知书。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邮件合并操作指南》,完成录取通知书的美化。
        目的:发挥学生小组合作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4、拓展练习
   师:下发《录取通知书模板三》,提供关键字:邮件合并 一页 多条。
   学生活动:利用互联网查找准确信息,并利用邮件合并批量制作每页显示两份不同带“照片”的录取通知书。
   目的: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准确信息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归纳小结
        师生通过提问互动方式总结邮件合并的定义以及“主文档”、“数据文档”、“合并文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邮件合并插入图片的关键点。
三、总结
        笔者在本节“邮件合并”授课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邮件合并操作指南》并完成所设计的分层任务;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获取、加工、管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虽然能很好的掌握知识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创作空间,比如本节课中的三个录取通知书模板是由教师提供,没有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结合我校信息技术课程两周一节课的现状,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思考如何在任务驱动教学和项目式教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张成.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时间与反思--以“邮件合并”课堂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8:44-45.
[2]何达燕.浅析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J].科学咨询,2016,NO49: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