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飘香 童心飞扬——培养小学生儿童诗创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第3期   作者:张小晶
[导读]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张小晶
        清远市博爱学校,广东 清远511500
        
        
        摘要: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那么,在小学阶段进行儿童诗诵读、欣赏、创作等方面的研究,在学生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营造出诗韵飘香、童心飞扬的精神家园;在教师方面,可以提高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及教研教改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审美情趣 创作能力 综合素养
        
        在小学开展诗歌赏读及创作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佳途径。通过多种形式的儿童诗赏读活动,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喜爱和兴趣,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探索儿童诗创作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儿童诗创作的基本知识,并能用多种方法创作儿童诗;它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可以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为学生营造出一方诗韵飘香、童心飞扬的精神家园。
一、探究出培养小学生儿童诗创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研究策略一:设置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班的真实情况
        通过联合制卷调查,小组讨论分析,专人负责整理,从阅读儿童诗的兴趣、途径,从写作儿童诗的基础、质量,从参与相关创作比赛、发表作品活动等方面着手调查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儿童诗的认识及喜爱程度,了解学生现有的创作儿童诗的水平及兴趣,然后针对所得信息反馈提出应对策略和方案。
        研究策略二:走近名家名篇——推荐儿童诗的优秀作品
        梳理出教材中的儿童诗篇及推荐阅读国内外优秀儿童诗作品,推动课内课外儿童诗诵读活动。
        向学生推荐中国优秀的儿童诗人的作品,如柯岩、冰心、金波、圣野、任溶溶、陈伯吹、王宜振、樊发稼等;向学生推荐外国优秀的儿童诗人的作品,如日本的金子美玲、印度的泰戈尔、苏格兰的罗伯特·斯蒂文森、英国的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的儿童诗;各类报刊杂志上选登的儿童诗作品,也可以让学生去阅读。让学生近距离地与名家名篇对话,感受儿童诗的温暖气息。
        研究策略三:轻松自在阅读——营造儿童诗的诵读氛围
        教学儿童诗,应关注“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入情入境,在情境中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品味儿童诗语言特有的音乐性,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开展诗歌教学,先从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入手。
        1、每周诵读一首经典的儿童诗。
        读是写的前提,也是最直接简单又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引导孩子们多读优秀的诗作来积累语言,让诗的情感、诗的语言、诗的艺术一点一点地渗入孩子们的心中,以达到虽未从师,却已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的境界。
        每周由课题组的老师精选出优秀儿童诗作品,抄写在教室黑板报的一角,让学生随时可见,指导学生每天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这样日积月累,儿童诗作品就能在学生的脑海中记得多,记得牢。既保证了阅读活动的开展,又增加了阅读量。
        主要教学流程:
        选择例作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把握基调
        2、每天20分钟校内自由诵读诗歌的时间。
        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状态异于其他学校的特点,我们安排了每天中午睡之前的20分钟时间,为学生自由读童诗的时间。孩子们在老师的陪伴下,轻松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诗,可以同伴一起读,也可以在所有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朗读。孩子们都愿意在这段时间,围坐在一起,小声或大声地读诗,有的还把最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
        3、每周安排两个“课外阅读30分”。
        利用周六、周日的空闲时间,要求学生在家里阅读儿童诗,要求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的时间,并要求在书上留下阅读的痕迹,如划一划词句,写一写想法等,然后根据需要做好读书卡。
        研究策略四:课堂常规教学——上好儿童诗的欣赏课程
        选择有代表性的儿童诗,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诵读、欣赏、分析。在此过程中,相机渗透一些儿童诗的常识教学,如儿童诗的含义、特征、分类,以及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等。
在童诗欣赏课上,先让学生进行诗歌欣赏,让孩子们在听、读、理解、感悟和比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诗的熏陶、诗的洗礼。渐渐地,诗的种子就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慢慢摸索出了一个比较有效的指导学生赏析儿童诗的方法,就是通过对优秀诗作的阅读、欣赏、分析,促进学生理解诗作的主题、意境、思想感情、语言艺术、写作方法等,以达到学生训练语言,积淀学生诗情的目的。概括起来,教学流程只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选择佳作     欣赏诵读      品读感悟     激发情感
        研究策略五:室外采风活动——寻找儿童诗的创作源头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学校有寄宿就读状态,就某些方面来讲,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没有其他学校的孩子那么经常。如何让孩子“习惯真实、自由、有趣的表达”呢?于是,我们组织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用儿童诗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如春游活动、秋游活动、夏令营活动、农村体验活动、自理竞赛、参观美食节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增长了见识,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激活了他们神奇的想象,获得才思喷涌的源泉。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雨荷文学社”。文学社的创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校在二、三、四年级吸收对儿童诗创作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为诗社成员,并由专任教师组织他们开展各类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研究策略六:走进诗歌王国——指导学生创作儿童诗歌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指导学生欣赏儿童诗的过程中都会引发他们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呵护这种创作冲动,鼓励他们把童言稚语毫无保留地倾吐出来。这“不仅是为孩子,也是为诗歌,更是为了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未来。”
        根据各年段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仿写、续写、改写、自由创作儿童诗。
        1、低年段:仿写儿童诗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的过程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语文课程标准曾多次提到要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随文练笔中提高作文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儿童诗,不仅富有情趣,而且蕴藏着许多值得仿写的诗意切入点。因此,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写儿童诗时,应该做到读写结合,让他们在仿写中起步,
逐步增加创造成分。开始要求不高,允许仿写成分多一些。
        主要教学流程:
???????精选例作     品析诗情    同类仿写     深化迁移
2、中年段:
(1)续写儿童诗
很多儿童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留有许多想象的空间,这是引导学生续写儿童诗的好机会。
        (2)改写儿童诗
        优美的课文如同动人的诗。在学习课文时,要让学生品味课文的诗意、诗境与诗韵,才会使他们迸发出诗的激情和语言。在教学《莲叶圆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一首首语言及意境都很优美的儿童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及创造能力。
        主要教学流程:
        选定课文      品析提炼      重组改写      积累外化
        3、高年段:自由创作儿童诗
        主要步骤:
        ⑴诱发情感。在指导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时,以情感为切入点。教师千方百计地帮助儿童与所描述的对象建立情感联系,努力唤醒儿童潜藏于心中的情感,点燃儿童诗心的火焰,使其产生创作的动力,有了情感的铺垫,创作才能进入了良性的通道。如教学《我心中的夏天》一课,老师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色彩鲜明的图片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颜色、声音、味道等方面挖掘出学生的对夏天的的知觉和情感,从而诱发出他们的创作冲动和灵感,使得学生的作品充满夏天的情趣。
        ⑵引导观察。帮助学生应用对比观察与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联想、融入思考,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观察质量。在参与本课题教学研究任务的所有教师,他们的课上都会设计观察的环节。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不同事物的仔细观察,掌握事物的特点进行联想,并通过大胆的想象,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诗歌形象。
        ⑶展开想象。教师充分利用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图画、可爱的大自然、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以及具有感染力的文艺作品来开启儿童想象的大门,丰富儿童的想象,不断充实想象世界的原材料,为想象的拓展奠定基础。如老师在执教《走进诗意的世界》一课,联系课中出示的诗歌范例,出示一组精美的风景图片,配以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在这样一种有声有色的情景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启,都能展开奇特、丰富的想象,对所观察的自然景象进行描述,从而创造出新的诗歌形象。
        ⑷起草与修改。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引导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如老师执教的《我心中的夏天》一课,不仅仅让学生写出富有情趣的夏天的童诗,还在课的结尾部分,腾出约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对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从语言、修辞、押韵等方面进行修改,较好地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及修改诗歌作品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习惯。
        主要教学流程:
        诱发情感      引导观察     展开想象    自由创造     合作修改
        研究策略七:提供成长平台——展示、整理儿童诗歌作品。
        孩子们有了丰富的读诗写诗的体验,我们进一步开展了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如儿童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或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或编入《诗韵飘香》诗集;组织“儿童诗作品音乐会”活动;编辑电子儿童诗刊;开辟班级诗歌园地;评选“诗香班级”和“小诗人”;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投稿活动。希望寓教于乐,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儿童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创造的幸福。

二、切实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学生诗歌创作的能力
        1、探讨出了儿童诗诵读、欣赏和创作的有效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的“诵读赏析”课堂教学模式:
        ◆诵读:选择例作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把握基调
        ◆赏析:选择佳作     欣赏诵读    品读感悟      激发情感
        ◆低年段以“仿写儿童诗”的课堂教学模式:
       ?????精选例作    ?品析诗情      同类仿写    深化迁移
        ◆中年段以“续写、改写儿童诗”的课堂教学模式:
        选定课文      品析提炼      重组改写      积累外化
        ◆高年段以“自由创作儿童诗“的课堂教学模式:
        诱发情感      引导观察     展开想象    自由创造     合作修改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儿童诗教学模式强调的就是通过学习优美诗作,从诗作的题目、内容、形式、语言等各方面延伸出去,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写出清新、灵动诗作。
        2、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不断提高。
        在课题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中,我们通过学生问卷的调查方式,发现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逐渐增强,这为儿童诗的创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我们对实验班学生儿童诗创作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图表)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儿童诗创作已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并且通过儿童诗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想象力是儿童写好儿童诗的基本方法,说出了一般儿童想说而说不出的心灵情感和感受。在儿童的世界里,小鸟在唱着动听的歌,花儿正对着太阳公公撒娇,小狗因为没有能坐到饭桌上吃饭生气的哭了……这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想象,是儿童所特有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源源不断的想象,为儿童诗创作安上了结实有力的翅膀。
        事实证明,经受诗的洗礼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懂得关心人、体贴人,能更多地为别人着想,都有高尚美好的心灵。
        4、诗韵飘香,硕果累累,凸显了课题实验的成效。
        自开展课题以来,我们积极参加省市各级组织的诗歌创作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我校连续八年(2013——2020)被评为:“广东省诗歌教育示范学校”或“广东小学生诗歌节”优秀组织奖、老师多次获“广东小学生诗歌节”优秀指导奖、多名同学分别在历年的“广东小学生诗歌节”取得了好成绩。
        编辑了七本《诗韵飘香》学生童诗作品集。《诗韵飘香》诗集收录学生参加校内原创诗歌诵读比赛获奖的作品、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的作品以及历年参加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进入初赛、复赛、决赛的作品,共计400多篇。学生中的许多优秀作品,还被学校雨荷文学社用作电子期刊的必选篇目,到迄今为止,已制作了25期。校园内营造了学生读童诗、写童诗的浓厚的氛围,提高和保持了学生读童诗、写童诗的兴趣、热情。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5、通过儿童诗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增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了自身儿童文学的修养。
        教师是儿童诗教学的实践者与探索者,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诗、品诗、写诗,共同在课堂中诗意地栖居,这是我们儿童诗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同时,在儿童诗创作能力教学的实践中,老师们也自然地把儿童诗教学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了自身儿童文学的修养。其中论文《浅析儿童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诱导技艺》、《探索如何引导学生叩开儿童诗大门》、《采撷诗意的童年——浅谈小学儿童诗创作指导》、《放飞童心,铸造个性》、《小荷才露尖尖角——浅谈低年级的诗歌创编教学》、《筑一条诗意流淌的语言河——谈儿童诗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参加区、市论文比赛获得一等奖。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儿童诗校本教研的过程就是享受快乐的过程,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儿,我们从中收获了孩子们的天真与快乐,纯真与感动。
        当然,诗歌本身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是有灵性的。我们不奢望所有的诗之花都能结出诗之果来,但是我坚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诗之种子能长成诗之树,树的枝头定会有诗之花在轻舞飞扬。发挥儿童诗创作能力的培养在新时代的育人功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可以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学生在此基础上,启迪了思维、培养了灵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冯卓襟.小学语文教育科研与专题实验[M].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3]陈刚.小学中低年级童诗有效教学互动场构建的策略研究[J].双凤中心小学课题组.     
[4]吴晓榕.小学高年级童诗的欣赏与写作的实践研究[DB] .   本文系广东省省级课题《培养小学生儿童诗创作能力的策略研究》(批准号:2017YQJK271)结题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