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柯柯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西源小学 浙江 温州 325100
【摘要】在当代社会,学情和之前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变了,课程的设置也应该跟着这种改变而进行重构。学情的改变在一年级新生里比较明显,因此针对一年级上册教材需要做出调整,让课堂真正的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一年级 学情 课程 重构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学生的学情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而教材的编写是基于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完成的,因此我们的教材设计有时不能及时的满足学生学习以及发展的需求,这样就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浙教办基[2016]36号《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通知》强调“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既做加法,又做减法”。这里的“减法”实际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课程整合研究;二是关注学科内部的内容整合,优化教材结构[1]。
因此,基于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前基本都上过幼儿园,因此在幼儿园时期或多或少的接触了部分数学知识。而互联网的发展,让许多的网课、微课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这就导致学生在入学之前不可避免的就已经掌握了部分数学知识,而这些知识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知识重合度极高。因此,如果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对于部分走的比较前面的孩子来说课堂学习收获就会较少。因此需要重新解构教材,丰富课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
二、教材分析
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本为例,共9个单元,“10以内各数的认识”部分占3个单元,分别是“准备课”、“1~5的认识和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以“1~5的认识和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两个单元为例,教材编排内容基本都是先认识数字,接着对数字进行书写,然后学习数字的分与合,最后学习加减法进行计算并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课程设计基本上要用半个学期进行教学。
三、整合教材,重构课堂
以“10以内各数的认识”的内容为例,我们从第一单元“准备课”看起。
1、“准备课”
第一单元共两部分的内容,分别是“数一数”和“比多少”。这两块内容与接下来的好几个单元知识是重复的,可以把这个单元的内容拆解到之后的课时当中去。在开学第一课上,比起现有的准备课内容,给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讲好之后在数学课堂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他们之后的学习之路事半功倍。
2、“1~5的认识和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编排逻辑大致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整合在一起。但是“10”的教学要单独拿出去。“10”是学生认识两位数的开始,也是从“10”开始,学生对于数的计数单位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相比较其他数字而言,“10”的意义会更加的特殊。因此,这两个单元的整合以“0~9”为主。
这两个单元重构之后的第一部分的“0~9的认识以及书写”。从学情来看,“0~9的认识”并不是难点。在笔者的教学中碰到的难点是学生的书写问题,其中包括笔顺问题以及书写工整问题。
笔顺问题主要在与“0”和“8”的书写方向上,而工整问题主要是学生的书写习惯糟糕,比如在脱离的田字格的环境下,数字就开始变形、或者卷面不够整洁等。因此在书写上,是需要安排课时花上时间进行教学的。
第二部分是“几和第几”。自然数的双重意义是需要根据情形去进行区分的,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是可以进行区分表达的,但是如果套上方向这个前提,学生可能会因为分不清方向而犯错,本节课需要贴近生活的情境,并在这个基础上巩固好方向的判断。
第三部分是“0~9的大小比较”。本部分内容是一年级学生在感受数学符号化和简洁美的入门课程。数字和数字之间进行的比较是相对简单的,在之后的学习中还有碰见多种多样的比较,例如学习了加减法之后碰见“9=4+5”这个算式,如果在“=”的位置挖空让学生填空就会有部分学生填错成“>”。比大小的三个符号本身是起一个连接作用的,可以借助跷跷板将它们具象化。
第四部分是“2~9的分与合”。教材的编排将这些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2、3、4的分与合” “6、7的分与合” 和“8、9的分与合”,将教材整合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材料,知识体系也可以更加的完整。
第五部分是“加减法的意义”。加减法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很多小朋友在一年级入学之前就有了很厉害的计算能力,但是并不能清楚的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算理和算法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算理部分的起始课,利用现实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到加减法的不同意义,更为之后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第六部分是“沟通加减法”。上一部分讲了加减法的不同意义,那么这节课就要建立起它们的联系。“一图四式”是沟通加减法意义的有效途径。通过本部分的教学,学生对于就加减应该有了一个更立体的更有逻辑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在本部分的教学时,可以将第六单元“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一部分的内容提前安排进来,一是丰富课堂内容,二是增加学生区分加减法的不同维度。
第七部分是“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材将“用加法解决问题”和“用减法解决问题”区分开来进行教学,区分来上的优点是学生可以逐步接受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但是也会带来一个弊端就是过于模式化了,这会导致之后加减混合出现的时候就会混乱。因此,在整合教材时可以在解决问题部分直接将“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整合成一个课时,对比展示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算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八部分是“两步计算”。这一部分是教材“1~5的认识和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两个单元整合的最后一课。 “两步计算”在教材里分成“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能力在学习了“连加 连减”之后是可以做到“加减混合”的,教材的安排安全但是提高空间不大,整合成一个部分,会让课堂更加的完整。
这两个单元重构之后,可以安排教材上的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长期的“数与代数”内容会显得有些枯燥。除此以外可以适度的穿插一些练习课,利用练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让跑的稍慢的孩子有一个可以缓冲的时间。
四、课时调整,丰富内容
由于课程整合之后,会压缩出一部分课时,因此课时会比原来的教材安排减少一部分,因此可以适当的时候安排一些课本以外的内容,例如数学绘本课、数学拓展课。让多种多样的形式进入到课堂,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打破常规课堂,证明学习的方式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从而让数学课堂走向有趣且有效。
教材的重构也是如此,它不应该生硬刻板的,为了重构而去重构,这个标准应该是建立在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做到不脱离课程标准,然后让他们尽可能多样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不增加负担,并且做到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杨海荣,朱国平.整合与拓展课精选(一年级)[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