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李相平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6月   作者:李相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将传统的沉闷的教学环境和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善,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以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李相平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茂华中学  442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将传统的沉闷的教学环境和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善,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以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6-027-01

        引言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的综合能力.主要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学习兴趣出发,能主动探索知识.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借助于观察、阅读、研究、探索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积极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能否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单独教学,学生单独学习,师生之间比较陌生,师生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一谈到教师,学生大多表现出畏惧的情绪,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压抑、被动的过程。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不利的影响,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适用于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已经成为教与学的统一体。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平等,要做到放下姿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在交流的过程中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再有就是需要做到民主。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学习首先是第一位的。教师应该积极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走下讲台,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提问,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积极发表自己对于知识或者问题的见解,甚至挑战教师,这不是对于教师身份的质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最后就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和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认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与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积极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数学思维作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及基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自己的思维意识,从而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提供给学生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调动起自身的探索欲望,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机会去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鼓励学生基于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发挥自己的猜想进行实践操作。例如,关于几何立体图形的例题“要求同学利用8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大长方形,能有几种拼法?能够拼出来的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之间的长宽又具有什么关系?”这道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得出答案。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广大教师则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索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容的积累,从而形成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如果学生没有数学学习兴趣,则难以保障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则容易造成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效率.所以,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重视在兴趣驱使的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初中生具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动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环节,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考虑其相应的心理特征,重视教学引导,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自主学习模式的目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制力和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使自主课堂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对生活中的实例有效运用:“今天老师买了10个橘子,小郑和小李分别吃了2个,小王则全部吃光了剩下的橘子.那么同学们,请你们计算出小王吃了几个橘子?”同学们通过列出方程式,x+4=10,直接得出x=6.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学习的过程变得兴趣盎然.
        结束语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设计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或者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能够使学生从“要学”到“想学”最后转变为“会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孙彦振.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0):19.
[2]刘春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新课程导学,2020(11):23.
[3]施美霞.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7):63+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