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进行数学有效学后反思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6月   作者:吴娃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后反思必不可少。未经反思的学习,至少是不完善的学习。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后反思”,是本文要阐述的要点。

吴娃     永康市第六中学  3213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后反思必不可少。未经反思的学习,至少是不完善的学习。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后反思”,是本文要阐述的要点。
【关键词】学后反思有效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6-022-01

        苏格拉底曾提出重要论断:“未经过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了这个学后反思的环节,教学环节就更加的完善、学生学习更加高效。
        一、“学后反思”的概念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了“反思”的概念,反思不同于一般的思考,它是具有深度的、广度的、循序渐进的、促进自我发展的思考。反思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学后反思”是指学生以自身的学习经历为基础,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进行剖析和修正,进而完善自身的学习知识结构,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寻求补救的策略,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学后反思”的意义
        “学后反思”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延伸学习经历,拓展学习过程。学后反思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进一步梳理,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度加工,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第二,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元认知水平。反思的过程中,即是对自己掌握知识的追问,譬如在解题过程中,教师总是提倡学生要多练一练、多想一想,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第三,学会管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化。知识有效的管理方便学生记忆、提取和运用,深深地藏于脑海中。学会反思,比多做几道题更具有意义。
        三、引导学生进行“学后反思”的策略
        教师常说:要想学习好,大家务必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巩固”,然后学生把课后做作业变当做了课后巩固,而课后巩固和学后反思又不经相同,所以教学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后反思”。
        •反思知识点,整理归纳,促使知识系统化
        一堂课或者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习惯性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并探讨与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用什么思想方法引出概念或新的知识点。


探究其规律,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构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习《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后的“学后反思”。
        【案例1】通过对《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的学习,我能够清晰的理解了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的由来及推导过程。在课前预习时,我发现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就像是“双胞胎”,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是否在学习时,可以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进行。课中,老师也提示用此方法让我们思考,我将等比数列、等差数列进行了类比,梳理了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既巩固了等差数列,又对等比数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刚认识时,还是比较粗糙,发现等比数列中的每一项,且公比,并且在了解等比数列的增减性时,不仅仅公比q有影响,还受a1的影响。此内容就和等差数列没有可比性。
        •反思例题解法,拓宽思路,形成解题模型
        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考,先知其然,然后弄清其所以然。”在数学解题时,题目可以有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形式。在解题时,同类题目进行对比、分析其解法,找到解诀这类型题目的技巧与方法,及时提炼、总结、升华规律,再予以应用,这样解题效果更佳。现分享一位同学在学习完《数列前n项求和》专题后的“学后反思”。
        【案例2】本节课的内容是《数列前n项求和》,作为一个专题课,主题是如何求数列的前n项和。分享小体会:1.求和的本质是把它转化为特殊数列用公式法求和;2.通过题面先观察数列通项公式的特点,再选择求和的方法;3.在含有字母的数列中,注意要对字母进行讨论、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4.在使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时,注意相消的项数规律,它具有对称性。结合观察每一类数列的特征,总结相应的解题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技能;把握常规的解题思路,在做题后归纳总结,有利于形成解题方法。
        •反思学习困惑,查漏补缺,提高综合能力
        在课后,及时进行“学后反思”,对概念模糊不清、对解题理解不当要及时提出,和老师、同学交流沟通,特别是解题时,收集错题,建立自己的错题本。错题中其实含有大量的信息,包括知识点的缺失,思维能力的薄弱,甚至可能是粗心、注意力分散、马虎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反思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反思是创新思维发生的必要条件,反思更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如果没有反思,学生就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学习经历。然而,“学后反思”需要师生合力才能推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玉香.《反思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 [J],数理化学习,2011.
[2]蒋美丽.《教学生在数学解题后如何反思》[J].华夏教师,2013.
[3]卢文杰.学而常思以思促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