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闭盛亮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6月   作者:闭盛亮
[导读] 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提供帮助,促进着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提升。所以,本文在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闭盛亮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潭头乡新林村小学  广西  柳州  545499
【摘要】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提供帮助,促进着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提升。所以,本文在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6-081-01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当中的一部分,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小学语文的目的就是想让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去对语文的表达能力进行提升,从而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不仅可以利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上提供帮助,还能在正确养成学生的价值观念上起到作用,并且对学生内心情感的抒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师的重视程度
        因为传统模式的语文教学对老师的影响,使老师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得不到重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简单的教学和对于学生认字方面的教学占着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抄写和基础知识的背诵,对学生提高阅读量和培养阅读能力并没有重视。
        (2)小学生不能主动阅读
        我们可以在调查和分析中发现,阅读兴趣是现在大部分小学生都很欠缺的,也不能主动地来阅读,老师和父母的不重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关系。小学生在家里时,由于父母都在玩手机,所以受到父母的影响,阅读方面就比较欠缺,也就不会主动地想要阅读,并且现在生活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学生在家时也都是像父母一样,大多时间也都在玩手机或者在玩游戏,既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老师和家长在这方面也没有进行教育和指导,所以即便老师强制地让学生来进行阅读,学生也不知道该怎样来读,更不用说对阅读的消化和吸收了。
        (3)匮乏的阅读内容
        停留在书本上的阅读就是现在大部分小学生的阅读来源,弊端就是非常狭窄的阅读面以及非常少的阅读量,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差。由于学生能够阅读的书很少,家里的书也不是很多,父母在阅读方面也没有良好的习惯,所以也想不到去给孩子购买书籍,这是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没有书的重要原因。并且,小学生的年纪相对来说小一些,具有故事性和较强趣味性的内容往往是其所感兴趣的,而没有兴趣的就是价值上比较高的一些文学名著。还有作文类的书籍往往是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的,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写好作文,这也是导致小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内容匮乏的直接原因。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1)对学生表达和理解能力提高上进行帮助
        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本质,进行大量阅读是它的基础,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就要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也是学生在素材积累方面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进行语言学习发展和提高的基础就是阅读能力的学习,小学生只要做好阅读训练,就能在他们理解和表达能力上得到提高。



        (2)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学生发展和开拓思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创新性思维,从而进行学习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很难的一件事,需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人成长起到重要部分的也是创新思维,学生受到的教育中基础的阶段就是小学,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知识都是在小学学习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在大量进行阅读时,汇总和整理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对学生造成影响
        在大量阅读时,还会给学生造成影响,就像是阅读的书籍种类比较多,就会提升审美和对书籍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学素养。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让学生更喜欢阅读,也就能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能力。想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改变古板的教学模式,用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可以运用情景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用情境营造的方式表达文章里的内容。例:在《扁鹊治病》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分别扮演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可以在完整的表达文章内容的情况下自由发挥,由于故事内容简单,发挥空间比较大,可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也可以多选几组学生分别进行表演,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打分,就会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进去,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理解内容上得到帮助,还能在兴趣上激发学生。还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阅读。
        (2)学生正确阅读的引导
        经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建立和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来进行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也能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
        (3)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小学生阅读意识欠缺,老师必须要了解培养正确的阅读观念和正确的阅读意识是很重要的。老师可以结合时代和课堂内容选择合适的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上养成主动的好习惯,之后就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或者需要去了解的书籍进行阅读。
        (4)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帮助小学生在阅读习惯上的养成,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几方面就是关于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做法:第一是良好的预习,就是阅读前要大致了解书籍的内容;第二,习惯在阅读时记笔记;第三,根据情况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教育的进步,人们不断提高了对阅读能力重要性的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怎样提高对语文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方面的素养,眼界也得到开阔。
参考文献:
[1]李芸.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72-273.
[2]孙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智慧,2021(07):118-119.
[3]刘亚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9):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