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薛城区新城市政园林中心 277000
摘要:我国疆土幅员辽阔,且地质地貌结构类型复杂多样,以致于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软土地基问题,不仅会增加市政工程施工的难度,还会增加市政工程施工的成本,因此有必要重视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施工,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此,本文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进行探讨,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还有助于实现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基加固技术
引言
软土区域在不可控因素影响下会导致市政工程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施工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较为常见。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软土区域具有整体强度较低、问题产生速率较快等特点,这类特点的针对性是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关键,市政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提升可由此获得支持。
1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
1.1含水率及孔隙大
含水率及空隙大是软土地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尤其是在沿海地区,软土地基表面还会附着许多负电荷,这些负电荷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会使得土壤和空隙中的水分越来越多,进而降低土壤颗粒之间的粘度性。如果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不重视这一问题,势必会影响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
1.2流变性及触变性较强
流变性及触变性较强也是软土地基的特征体现,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如果不能针对性地使用施工技术,就会导致软土出现较大的松动,进而出现严重的道路坍塌的情况出现,严重影响人们的安全出行。为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需要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施工,且有必要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这样才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够保障人们的出行及财产安全。
2软基加固技术优势分析
受地域辽阔、地形气候条件复杂影响,在市政工程软土施工场地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多的现状下,市政工程在多个软土施工地区同时进行软土施工的情况愈加常见,这类软土地区多存在结构整体性不佳、土质稳定性差等特点,直接威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经济效益。因此,须做好市政工程地基的加固处理,合理选用软基加固技术属于其中关键。以市政工程的代表市政道路工程为例,为减少软土地基层的沉降程度,提高软土地基的结构稳定性,须做好坡地基层道路软土的加固处理,考虑后续施工受到的影响。市政工程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需严格控制,结合预制空心桩、实心桩存在的缺陷,不断开发经济、实用、科学的软基加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市政工程建设。
3市政工程中常用软基加固技术
3.1搅拌桩加固法
近年来在市政工程软基加固处理中,也常会应用搅拌桩法进行加固处理,这施工方法工艺成熟、质量稳定、造价相对低廉,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强度,并保证软基处理效果。搅拌桩加固法的原理是将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钻进软土中喷射浆液或雾状粉体,地基深处的水泥与软土和其他固化剂强制搅拌并充分拌合在一起,在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后,形成比土强度要高的多的,具有整体性和水稳性的水泥土桩和桩体,而若干根这样的桩和桩间土共同构成符合地基,大大提高地基的强度。在具体的操作上,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湿法和干法这两种,工艺流程具体为桩位放样、钻机就位、钻机调整、钻机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水泥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该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用,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和无污染,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3.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
作为常见的软基加固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主要利用粉煤灰、石屑、黏性碎石等复合材料,通过将这类材料与水泥等其他材料搅拌并加水,即可得到高强度黏性碎石桩体基础结构,该技术被称作CFG桩加固技术。通过结合碎石桩间的优质土壤、黏性碎石桩体基础结构、水泥褥垫等基层,可形成复合型的地基,满足市政工程对处理后软土地基提出的稳定性好、整体性优要求。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具备流动性强、和易性好、强度高、经济性好、施工方便等优势,可实现浇筑水泥和混凝砂石用量节约,有效抑制环境污染。应注意,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在粉煤灰碎石桩加固中的应用易出现泵管压力堵塞故障,如选用压力过大的泵管,爆管堵塞问题的出现概率较高。因此,须针对性开展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应结合市政工程实际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优选粉煤灰管施工堵管方法,针对性的质量控制需要得到重视。一般情况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只得布置于基础范围内,需要通过公式估算、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与单桩载荷试验完成具体设计,桩距一般为3~5倍桩径,桩径多控制在350~600mm区间,桩顶2m范围内适当布筋可有效保护桩头,150~300mm厚度的褥垫层设置以及最大粒径30mm内的砂石(碎石)控制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3.3强夯法加固技术
强夯法加固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常见,特别是一些施工周期较短或者软土地基分布面积较大的道路中。强夯法加固技术工作机理较为简单,是直接利用动力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对于一些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道路施工中,应用强夯法加固技术也比较适用,花费的成本也比较的低。但是,强夯法加固技术并不是适应一切的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对于淤泥层比较厚的软土地基市政工程施工并不适用。
3.4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对软基进行有效处理和加固,应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是比较广泛的,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结合现浇混凝土管桩的组成部分提出有效的施工方案,根据软基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由于管桩本身的强度比较大,所以在运用软基加固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能力,保证实际施工的有序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现浇混凝土管桩的类型,现浇混凝土管桩主要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震动防渗墙等类型,相关施工人员要结合现场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选择正确的混凝土管桩。
3.5置换法
置换法也是市政工程软基加固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换填砂石垫层的方式,提升软基的强度,因此较适用于淤泥质土、杂填土、洪填土等与地位区域的软基处理中。在置换法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先需要对砂石垫层和砂垫层处的地面进行调整,保证二者处于同等的标准,若存在深度差异,则需要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处理。另外,在换填施工操作期间,需要按照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且需要充分进行振捣,连接处则需要设置为斜坡式。如果垫层为砂石,则需要在底部铺设一层砂石后再进行碎石垫层的铺设,避免底部表层软土遭到破坏。最后在换填操作完毕后,也需要充分进行压实处理,保证换填过后的土壤紧密性和牢固性,从而提升软土地基整体的加固效果。
结束语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应用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软基加固技术应用路径。为更好地服务于市政工程建设,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结合市政工程的特点,积极地应用新材料与新技术。
参考文献
[1]陈金鹏.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24-125.
[2]黄斐.软基加固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5):153-154.
[3]相宏宇.关于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0):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