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水利工程规划中生态环境设计的若干问题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建筑实践》2021第3期   作者:施安霆
[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关乎社会经济发展,施工复杂且周期长,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施安霆
        雅安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关乎社会经济发展,施工复杂且周期长,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水利        工程建设中应注重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出现。本文将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生态;影响
        我们的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这充分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在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已有的经验来看,良好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可以很好地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前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保护处于核心地位,必须考虑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保护,只有减少水和土壤的被侵蚀可能性,才能保持地球生态平衡。
1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区域水质条件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这就要求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做好预防工作。比如说有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目的就是储存洪水,那么就要求在有洪涝灾害期和无洪涝灾害期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无洪涝灾害期需要适当采取截流方式,这要要求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提前进行勘察和预测,做好水流的速度的控制工作以及预测好水流在水道中        的停留时间,从而使得该水利工程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另外,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悬浮物沉降的问题,如果悬浮物沉降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河流对污染物的排散能力,从而为区域水质条件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发生河水富养化的情况,就可能造成水中大量生物死亡,水体浑浊的问题也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能将这些问题考虑在内,最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1.2对地质土壤条件造成影响
        不同地区建设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就需要规划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前考虑不同区域的地质结构以及土壤成分,防止由于不了解地质土壤条件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一个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如果是大型的水库的建设,就需要考虑水库建设会对地壳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如果没有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就有可能对当地的居民产生影响。一方面,蓄水期的大型水库的水位会上升,如果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造成了地形结构以及土壤成分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也会增加该地区滑坡和塌方事故的几率。        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就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从而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1.3对生物资源造成影响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仅影响区域水质条件和地质土壤条件,而且对区域内生活生物资源造成严重影响。一方面,良好的水质条件和地质土壤条件是生物资源生存的根本条件,对各项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水质条件和地质土壤条件被打破,势必会影响生物资源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破坏了生物的居住地,导致许多生物无法获得健康的生活环境,从而大大减少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此外,一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一旦周围环境被打破,就会十分复杂,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2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改进策略
2.1提高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使我们的项目顺利进行,我们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为此,我们可以对这些设计师进行具体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要加大力度,增强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具体的设计规划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
2.2制定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制度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可避免,但尽可能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做出更有针对性的限制,使用更加细化的规章制度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制定一定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偿。这种生态补偿机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效率提升。
2.3选取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生态修复技术等需要极大运用到工程建设当中。选择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时,要求设计人员调查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环境和气候的实际需要和条件,科学合理规划,与施工沟通。环保意识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融为一体。相关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需要不断加强,对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也需要不断提高。只有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从而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4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力度
政府部门及其相关部门不仅仅要积极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制度上的约束,更应该积极履行其监督和管理责任。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不遗漏一些因素,此时此刻则需要强化监督管理的作用,提高管理的力度,以保证规划设计中生态环境不受到影响。应充分发挥监理的重要职责,严格落实监理工作制度,消除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就要求相关的管理监督人员以较为严格的水利工程建设制度为依据,在每个环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力度,尽可能地控制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施工程序,避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5结合大数据技术发展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数据技术在很多领域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也同样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以此来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相关人员应重点关注技术领域的优化与更新工作。首先,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预测出很多相关信息,比如建设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条件、气候的变化等等,对工程建设做出科学的分析,再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相应的建设方案,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合理运用BIM数字化技术,通过建立3D模型的建立更加直观的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还可以实现建筑数据信息共享,无论是业主方还是监理人员随时都可以查看相关进度与效果,起到良好的监督管理的作用,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质量,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规划设计方案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当前建设绿水青山的要求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相关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必须要将可能产生的问题挖掘出来,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结合节能技术和水土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不断去改善生态环境现状,促进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寿贵.探讨水利工程规划中生态环境设计的若干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9,285(07):127.
[2]戴鹏.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9):65.
[3]夏婷静.研究水利工程规划中生态环境设计的若干问题[J].低碳世界,2019(10):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