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元祥 王学松 张文博,秦笠洋
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266000
摘要:BIM 技术的全程为建筑信息模型,其技术原理,就是以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数据为基础,构建三维立体,仿真建筑物的 全部真实信息,进而为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依据。近年来,医疗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充分考虑医疗建筑本身的特殊性,采用 BIM 技术进行机电安装,能够有效提升其可靠性、实用 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BIM技术;医院;机电安装
BIM技术实现了施工企业机电各专业问的协同,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明显提高施工精确度为施工企业节约成本、提高质量、节省工期,不断增强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由于目前BIM人才的短缺,企业BIM体系的不完整以及应用BIM经验不足,导致BIM技术还未发挥其更有效的价值。在医院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机电安装的可靠性,对后续医护工作人员及广大患者对建筑的使 用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就 BIM 技术在医院机电安装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BIM 应用
1、短期计划。(1)机电管线本身之间的碰撞、机电管线与结构之间的碰撞检测;(2)提前演示施工方案(高支模)及进度;(3)在模型中体现进度和成本的关联。
2、长远计划。(1)施工企业所有项目均能成熟应用 BIM 技术;(2)BIM 数据能与公司信息化(ERP)无缝连接;(3)应用 BIM 技术辅助取得各类奖项。
3、BIM 协同应用。BIM 协同是指各 BIM 工作参与方不仅需按要求完成自身的 BIM 工作,还要与其他 BIM 工作相关方进行协作管理。各参与方对自身负责的 BIM 模型应确保及时更新,保证模型的实时有效性。负有整合、审核、查验、审批责任的 BIM 参与方应及时完成模型及其应用成果并反馈意见。BIM 团队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 CAD 二维施工图,采用“CAD 图纸→ BIM 建模→ BIM 应用”的思路,运用广联达 GCL2013 软件建立土建 BIM 模型,运用MagiCAD 软件建立机电各专业的 BIM 模型,然后将这两个软件中的 BIM 模型导入广联达 BIM5D 软件进行施工模拟,关联进度与成本,连接 BIM 运行的整个过程,形成整套 BIM 的协同应用。
二、医院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特点
1、由于医院建筑的使用功能特点,导致机电安装部分存在 设备及管线繁杂、管线布置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同于常规的居民楼、写字楼等建筑,医院建筑当中,由于房间的功能不同,对相应设备及管线的布置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如 ICU、手术室、放射科等医技功能部分,相关设备所需空间以及管线的敷设安装方式等,均不相同。
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当中所用机电设备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方向更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院机电设备系统越来越精细化、复杂化、智能化。对此,相关工程项目 实施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才能满足工程项目设计与安装施工的高标准要求。如医院涉及到液体氧等高危险气体或液体,为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机电安装设计与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安装相关规范当中的要求进行相应工作。
3、医院建筑工程中的机电安装项目,由于工程分类系统较多,涉及到的参建方往往有十几家,这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期间的协调管理难度非常大。在工程实践当中,由于工程协调管 理不到位,极有可能出现个别设备系统不能如期投入使用、延长 工期、增加工程造价等不良现象。
三、医院机电安装中 BIM 技术的应用
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建筑工程项目,建筑总面积为 10.5 万平方米,建筑总高 70 米,建筑工程项目中,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工期紧、任务重,为保证如期完工,相 关暖通空调、强弱电、给排水等专业系统的施工,采用了主体、装饰、裙房穿插施工,立体平面多工种交叉施工的方案。
为保证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的顺利进行,采用 BIM 技术,在降低项目难度的同时,极大的提升了安装工程质量。
1、BIM 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由于机电管线的种类较多, 包括 20 种以上的专业管道,且走廊交叉处的管线排布较为复杂,如果采用常规的布设方法,则 很难解决一系列问题,但若采用电气桥架的布设方式,成本相对过高。另外,医院建筑必须综合满足其功能性与净高的结构需求。 对此,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可利用 BIM 技术,保证设计方案 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首先,设计人员应以建筑工程项目中,已经 完成各专业的工作为基础创建 BIM 模型, 且保证 BIM 的精准 度需要与设计方案一致。建模时,可分专业建模,操作相对简单, 且能够建立完整的机电系统,但不利于后期分楼层修改工作的 快捷进行;也可采用分楼层建模的方式,这种方式相对复杂,需 要建立出多种机电系统,这需要建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 本项目为医疗专项系统预留后续安装空间。该医院项目由于层高较低,走廊空间较小,除10多种 常规的机电系统之外,还有10多种医疗系统,而医疗系统 专业方案滞后,导致在施工阶段前期策划中无法准备预留 空间。以医疗系统管线多的净化区域走廊处管线为例, 该走廊宽度2 460 mm,梁下距离建筑做法层的净高度为 2 850 mm。在常规专业机电图纸中,该走廊中只有7根管线。 利用BIM三维技术直观地发现此处常规管线几乎占据 了整个走廊的空间,并且管线底部距离建筑做法层的距离 为2 206 mm,加上支吊架与吊顶后净高为2 000 mm,已很 难满足净高要求。 考虑到此处后期还有至少4种医疗系统管线并且还有 设备风机盘管,为保证此处后期医疗系统施工空间,利 用BIM技术的可视性对此处风井的上下层空间功能进行分 析,提出移动该走廊整个区域的排烟风管,放置在上层或 下层,再从顶板或底板开口接入排烟风口的方案。将BIM 问题报告与BIM体现形式的解决方案提交设计院,经设计院审查后通过,深化后的整体净高效果相比深化前提高了200 mm,并 且为后期进场的医疗气体管线与净化区域暖通管线预留了 1 325 mm的施工空间。
2、BIM 技术在安装施工阶段的应用。基于本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的工程项目特点,在实际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效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工作计划安排,最大程度 提高施工效率。采用 BIM 模型进行项目进度管理,主要有:1)利用 BIM 技术确定项目范围,并对该范围进行说明与 定义;2)利用BIM 技术进行工作结构分解,将BIM 模型构件的 ID 与 WBS 元素编码相关联,由此能够保证工作分解结构的准确性,避免施工过程出现大量返工现象;3)利用BIM 模型,能够 精准定义项目活动,并在虚拟环境当中有效协调并验证各活动之间逻辑关系的合理性;4)BIM 机电模型的应用,能够有效简化工程量统计工作,在核算过程中,直接通过 BIM 模型提取构件信息,进而进行数据处理,即可对各专业、各阶段、各项目的人工、机械、材料工程量等进行准确计算,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5)利用 BIM 模型的可视化特点,可以高效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利用模型中的功能结构,反复模拟整体进度与局部进度,尽量保证安装施工进度计划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6)在完成一系列的进 度计划调整之后,利用 BIM 模型进行施工模拟,可以及时发现 各项任务之间逻辑不通或持续时间不准确等问题,实现有效的 事前控制手段。 相比于事后控制流程,利用 BIM 技术对医院机 电安装工程施工进行事前控制,能够避免施工期间不必要的资 源投入、返修以及专业碰撞等问题,进而提升整体安装施工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向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不断前进,BIM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BIM技术在综合性医院机电安装中的专项应用,带来的不仅是先进、高效的软件技术,更多的是传统工作方式、流程、管理模式的一种变革。
参考文献:
[1] 张晓玲, 孙亦军 .BIM 环境下的工程管理协同机制研究 [D]. 重庆 : 重庆大学 ,2019.
[2] 楚利源, 徐凤娟. 利用 BIM 理 念解决管线排布问题实践研究 [J].天津建设科技 ,2019,25(31):23–24.
[3] 董春海 , 李淑杰 , 周全胜.MagiCAD 软件在管线综合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8,33(4):14.
[4] 缪昌华 , 费海丰 , 钱雪松 . 基于 BIM 技术实现机电管线安装的优化管理 [J]. 建筑技术 ,2018,44(10) :03.
[5] 张晓玲 , 孙亦军 , 王志明 .BIM 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J]. 建筑技术 ,2019,4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