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伟
山东省巨野县发展和改革局 山东省巨野县274900
摘要:在对煤炭企业生产进行管理时,由于生产系统缺陷、煤矿职工对风险预控意识的模糊,让煤矿生产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降低煤炭行业的风险性,风险预控成为煤炭行业中一种新型的预控管理模式。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预控体系;煤炭企业;安全生产
1煤炭企业生产现状
长期以来,为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在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新常态下的煤炭企业更应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治理。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意识,抓好安全生产,是企业负责人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2风险预控运行模式
2.1危险源辨识
煤炭行业因为管理上的缺失使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性比较强的危险源。如果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源不加强管理,不及时检测出生产环节中存在的危险源,危险源的存在就会影响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威胁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煤矿企业针对危险源要提高辨识度,分辨出哪些是可控的危险源,哪些是不可控的危险源,避免危险源造成的损失。企业要加强危险源方面的管理措施,对煤炭行业生产中的机械设备、生产环境进行保障性的检测,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
2.2风险评估
在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后,为防止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因危险源造成的意外事故,对企业造成不可避免的风险,各单位在对危险源进行管理时,要采取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组织管理人员对风险进行检测,针对出现的风险问题做好记录,将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范围进行统计,编制管理检测的稿件,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开展风险评估。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分类。
2.3危险源监测和风险预警
通过对预期性的风险评估,加强风险管理的安全性,管理人员在评估风险源的时候,检测煤矿生产时出现的危险源是否具有法律条例上的隐患性,对其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的报告,对出现的风险源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源管理不及时而产生的风险。在煤矿生产期间,煤矿企业要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要确保危险源监测方法可靠,设备齐全,确定危险源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对于监测发现的风险,煤矿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实现安全生产的对策
3.1完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由结果管理向过程控制转变的重要手段,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体现。企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制定好各岗位安全风险预控标准,建立健全以操作风险预控、管理风险预控、应急救援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要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落实预案责任和防范措施,提高应急能力和事故处理效率。
要坚持以预防重大事故为重点,加大事故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排查、登记和监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对重大危险源和隐患治理的闭环控制。
3.2加大监管力度,严格事故问责,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坚定安全“零理念”,树立“零目标”,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一是要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事故风险一票否决。二是严格执行安全问责。深化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处罚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发生事故必须给予相关责任人行政追究和经济处罚。三是深化安全约谈机制。对于安全生产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部门),要根据出现问题的不同程度,分级启动警示约谈、诫勉约谈,促进安全管理机制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提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
3.3突出源头预防,夯实管理基础,努力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一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生产矿井、技改矿井、基建矿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级别。对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单位(部门),取消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资格,隐患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追究企业领导班子责任。二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针对不同性质事故开展应急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预案演练。三是职工安全培训“一个不能少”。分层次、分阶段开展职工全员安全培训,在责任体系、基础能力、制度实施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抓深化、抓提升。
4风险预控运行管理的作用
4.1提高风险预控意识
为完善更全面的风险预控,企业要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培养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管理人员意识的提高,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方案,找出实际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避免风险范围的扩大,降低风险源的危险性甚至避免其造成的影响。煤矿作业人员对风险预控的意识薄弱,认知水平也不高,企业通过风险预控管理的运行,对职工的风险预控意识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系统化地培训学习风险预控的知识,让职工更深入了解风险预控的相关知识,明白在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风险预控意识,形成良好的预判能力,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
4.2培养风险预控人才
因为在煤矿生产的工程中,风险预控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具有专业性的人员来进行管理,所以在风险预控的管理上就需要有能担得起重任、专业性强的人才。企业要在招聘管理上加强选拔标准,从素质人才入手,选拔能力强、有承担力、符合企业需要的真正人才。为了让风险预控更具有统一合理化的管理,选出资历深厚的风险预控的管理人员对选拔出来的人才进行岗前培训,管理人员切合企业实际分析讲解风险预控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面对不同风险类型应采取的管理方案,能够尽快培养出风险预控管理人才。另外,企业可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提拔突出人才,提升新人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态度,这样不仅让新人明白在管理风险预控时应采取哪种措施,也因风险预控统一合理化的管理让新人可以更快速的融入到企业中去。
5结语
风险预控作为煤炭行业中一种新型的预控管理模式,煤矿职工在进行作业时是否正确操作、生产环境和生产系统安全与否等要素管理,组成了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运行管理体系。分析生产时出现的风险源、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对风险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信息化与管理融合,提高煤炭行业中的工作管理水平,保障煤炭行业在工作中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高宾.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5):81-82.
[2]张垒,杨正齐,李晓雷等.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