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思考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3期   作者:郑雪静
[导读]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郑雪静
        北京路桥海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北京 101500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城市用水量也随之增加,加重了城市供水压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当下用水紧张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式缓解城市供水压力,这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的背景,在海绵理念下可以有效地防范气候变化、利用自然水资源,这也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通过展示新城中路景观提升及两侧海绵绿化工程,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后在施工方面发生的变化,并在海绵城市理念下提出海绵城市构成方案[1]。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思想;研究
        引言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西方国家在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倡导广大民众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协调发展。城市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会影响居民的生活,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绿色的生活环境。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为基础,实施绿色城市的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环保意识。在绿色城市的建设中,水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污水的合理排放十分重要,为此,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其中,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2]。
        1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优势
        海绵城市属于一种新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该理念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热岛效应、积水问题等。目前,为了保证环境的整洁以及群众活动的便利性,人们在城市园林中设计了大量的硬化路面,如活动广场大理石地面、林间水泥路等,而这些硬化路面设施的透水性较差,当出现多雨天气时,大量的雨水就会堆积到地表,造成园林内活动空间积水,同时,这些积水还会吸纳一些灰尘污染,使这部分污染物与积水一同长时间滞留在地表,影响城市园林环境。此外,大部分硬化路面建设材料的比热容均较小,因此不能很好地存蓄热量,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发热的现象,形成热岛效应,降低了园林环境的舒适性。在海绵城市理念下,配套的雨水系统会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吸收、存蓄、净化,并在有需要时加以利用。在高温季节期间,海绵城市材料所具备的“会呼吸”优势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提升城市园林环境的舒适度,因此,从总体来看,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具备较大的应用优势。
        2城市园林设计工作分析
        2.1城市内涝问题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城市开始频频突遇暴雨、内涝等严峻问题,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剧增。有些城市面临洪水侵袭的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1]。洪水问题的产生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冰川融化持续发展,未来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会面临滔天洪水。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园林绿地中具有水调节功能的洼地、池塘、湖泊等被不断破坏,填为他用以及城市管网建设完善程度不足。城市园林绿地中的自然环境需重新解读其保护机制,缓解“逢雨必涝”的普遍城市病问题。因此,保护环境是首要的目标,减少碳排放,保护森林植被,降低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维护居住环境。
        2.2基于水环境的园林设计问题
        园林设计是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随着国家对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视,园林设计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城市建设中的园林设计项目主要以城市绿色化、环境协调化等为重点进行发展。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水资源的使用成为设计的重点。园林设计中的各类植被需要水资源的支持,但如何确保对这些植被进行较好的水资源供给,成为园林设计中的一大难点。首先,规划合理的水资源输送管道的布置。在管道布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在其中设计一个过滤系统,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

在城市的园林设计中,喷泉、水池等设计是重点项目,这些均涉及了水资源的使用。以往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艺术性,而当下的园林设计更多的是结合绿色环保。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形、道路、场地、植物等因素影响,结合实际的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城市的园林设计能够满足当下的生态环境要求,可达到优化城市环境的效果,起到绿色环保的功效。
        3园林绿化工程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对策
        3.1?雨水花园设计
        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中,雨水花园这一植物景观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将植物景观划分为低地带、中地带、高地带结构部分来控制雨水积水在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停留时间,以满足不同耐湿程度植物的水分需求,达到有效利用雨水资源目的的设计理念。人们基于该理念开展城市园林设计,不仅可以构建出结构极具层次性特色的植物景观,还可以优化园林景观的维护工作效果。在雨水花园设计中,雨水会从高地带经过中地带最终流入、存蓄到低地带中,因此,设计者应使用湿生植物、高度耐水湿生植物构建低地带处的植物景观,以有效吸收、利用雨水资源。一般而言,由于在雨水较多的季节,低地带可能会被雨水完全淹没一段时间,因此,设计者通常需要采用耐水天数在28d以上的植物来构建景观,以保证植物景观对水资源的利用效果
        3.2在污水的排放方面
        应设计一条专门的通道进行污水的排放,以降低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例如,在城市园林中,搭建一套污水的输送管道,可以将生活污水进行收集,统一排放到指定位置。将这些生活污水收集后,再进行统一的污水净化,净化后的水用来浇灌园林,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所以,在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应挖建一个污水聚集池,布设污水传输的管道,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水资源运输,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3.3景观设计是园林设计中的重点
        由于园林设计会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景观设计主要针对实际的环境情况进行景观的优化,构建出多样化的风景,使整体园林景观更加和谐美好。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水设计,由于在园林景观中,雨水过多无法排泄,会造成地面大面积积水,影响人们的出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采用种植绿地的形式,增加园林内道路的吸水性,避免出现大面积积水的现象。
        3.4下凹绿地设计
        从整体结构来看,下凹绿地与雨水花园极其相似,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渗水机制、造景两方面上。在海绵理念下,人们在进行雨水花园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会在其低地带即下凹处底部设置透水基质,将一次的雨水停留时间控制在72h以内,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雨水花园都会呈现出常规、非水景的景观状态。设计下凹绿地这一园林植物景观时,设计者不会在下凹处底部设置透水基质,也就是说,当雨水较多时,下凹绿地会呈现出水景的状态,使植物景观发生变化,提高城市园林的观赏效果。
        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完善城市内部的水循环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为此,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完善水资源的收集、循环、输送等环节,确保城市水资源的使用能达到自然环保的功效,将水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通过海绵城市的设计构建,能够在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基础上,改善人类生活居住环境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3]。
        参考文献
        [1]刘培根.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0):81-82.
        [2]张晶.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精品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要点探析[J].现代园艺,2020,43(10):107-108.
        [3]王超.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花卉,2020(2):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