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维新 李光辉
山东致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100
摘要: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选材,严格的施工监管保证了在城市建设城市道路铺设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也加快了社会进步的脚步,优质的城市道路将更大的经济效益带到全国各地。严把城市道路铺设工程的质量关,合理管配监督,注重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城市道路铺设的后期保养,优质城市道路的建设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软基处理;混凝土路面施工
1 城市道路软基的危害及处理的主要目的
1.1 道路软基的主要危害
软土地基由于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与风险,在政府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项目设计与建设阶段对土层的处理不当会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没有对软土进行必要处理,容易导致路桥稳固性差,由于软土层的应力存在差异,而整体的应力水平又较差,所以会导致路桥路面受力不均匀;另外一个方面,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易造成路面隆起,危及道路交通建设。当车辆在桥面行驶的过程中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增高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不仅如此,在路桥长期应力的作用下能会导致路,会导致路面发生沉降现象,导致桥台下沉,最终可力的作用下,会导致路面发生能会导致路桥垮塌事故的发生。
1.2 城市道路软基处理的主要目的
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路基的建设质量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都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因此,对城市道路施工时必须妥善地处理好软土路基,从而提升路基的整体承载能力,尽可能避免城市道路在交付后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对道路中的软土路基同时采取一定的加固技术,提升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处理城市道路的软基时,处理的主要指导思想为:适当提升软基的抗剪强度,以提高软基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地基土的动力特性;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等等。
2 城市路软基处理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2.1 前期准备工作
(1)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对此次工程施工所使用的全部材料进行质量审核,即施工单位的物料采购人员要深入到道路路面混凝土材料采购市场,对相关的原材料质量进行调查,从中选择符合此次工程建设需要且质量达标的材料,以此为后续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高质量作业材料的保障,避免工程路面施工时发生材料质量差导致的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问题,促使工程路面稳定性、承载能力强,可以为诸多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的道路通行环境。
(2)施工单位作业人员需要准备混凝土路面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提前在前期准备阶段进行设备运行性能的测试,如果在该阶段检查出问题尽快进行异常设备的维修与更换处理,确保相关的给料机、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振捣设备等机械设备的应用运行质量好,有效提升道路路面作业质量与效率。
(3)城市道路施工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区域需要设置一处长度不少于100m的试验路段,应用准备好的混凝土原材料与机械设备进行路面施工作业,在此期间注意对使用的混凝土材料混合比数据进行精准计算,确定配比精准后可用于试验段道路路面的材料施工当中,待道路试验段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对此段道路进行路面压实度、承载能力、沉降量等数据参数的计算分析,如果各项数据结果达标,提示用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所用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达标,计算所得的材料配合比设计值准确,可以基于这些数据来开展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促使工程最终的建设质量理想。
2.2 换填技术
换填技术,即对软土路基全部软土进行替换。
针对普通松填土,若原土含水率并不高,土质可以满足路基使用标准,并对其进行翻压换填。对全部原土进行开挖,并使用原土回填,回填期间采取分层压实,对回填土厚度加以合理控制。在压实之前,松填厚度应小于40cm。同时,在回填压实期间,应对压实度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深度超过1.5m时,回填压实度应达到93%;深度介于80~150cm时,回填压实度应达到94%;深度介于0~80cm时,回填压实度应达到96%。若原土不满足使用标准,应借土换填。原土翻压换填与借土换填,成本较低,技术简单。若软土层含水率较高或存在渗水等问题,换填材料应以石头或部分高硬度、高性能材料为主,并逐层加封压实,保证良好的路基质量。
2.3 夯实软土技术
夯实软土法在我国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处理办法,其处理思路是对现有土体进行改良。软粘生土地基中含有粉砂和粒料,可用重锤从10re以上高处自由落下,反复多次进行夯击,使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密实,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并减少沉降;另有做法是在施工前对软土进行堆载预压,消除大部分工后沉降,使土体达到预期强度指标后再进行施工。此方法在处理时成功经验较多,但由于建立在实践和经验基础上,至今没有一套计算方法。因此在采用此法进行道路软基处理前,必须在具有代表性的软基上进行试夯,以指导此后的大面积施工;再者,夯实法无法针对土体进行科学精确的处理,因此对差异沉降的控制效果较差。
2.4 混凝土摊铺技术
进行混凝土路面摊铺前,首先要做好基层的洒水处理,保证基层的湿润度。其次,还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混凝土坍落度的误差不能超过±1cm。在混凝土摊铺机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施工工序的原因,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间隔要求,间隔时间不能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施工现场要由专门人员负责材料的使用配置和摊铺,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要点明确摊铺宽度和厚度。根据施工方案使用施工材料,避免施工材料的过度使用而出现成本的不合理增加。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摊铺作业后,需要做好路面拉杆处理,使用铝合金直尺和水平拉杆检查与调整路面的平整度,避免出现路面缺料现象。每天作业完成后,需要在缩缝和胀缝的位置处设立施工缝,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如果出现路面浇筑工序中断以及停止工程的情况,需要在暂停处设立临时施工缝,并设置胀缝标记,安装传力杆到下一次摊铺到的胀缝位置。工作人员在传力杆设置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工镇平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继续摊铺上次作业部位时,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放置模具。完工后,采用人工振捣成型的方式做好对模具拆除部位的摊铺作业。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摊铺机的两侧需要由2名辅助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测和监督,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续性。
2.5 加强控制混合料的碾压
碾压工作是在摊铺机工作之后的作业流程,在适当的温度内,路面就能够被碾压成型。混凝土具有很高的硬度,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有关人员要首先加强对摊铺质量的控制,从而实现摊铺机和压路机的连续性工作,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同时,为了解决传统碾压方式对桥梁结构造成损伤、压实度不足,高模量混合料温度敏感性强,桥面施工降温速度快等技术问题,有关施工人员首次采用振荡压路机与大吨位胶轮压路机组合的“紧跟双重揉压”工艺与全环节保温措施,有效提高了路面沥青铺装层的压实质量和密实效果。
3 结语
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保证城市道路的整体建设安全可靠。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当依循施工特点对施工注意事项进行控制,如施工温度、质量监管、配比控制等,并对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动对施工组织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完善,规避相关施工风险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侯潇.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20(5).
[2]穆萍.城市道路软基处理方案的选择[J].低碳世界,2019(3).
[3]侯潇.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