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西吴中学 712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不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还要将其中涉及到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教学,对于正处在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讲,能够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传统文化包含的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弥补初中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对于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以及尊老爱幼等品德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应用策略
引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大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要自觉的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兴事物和文化的出现,包括很多流行的文化大都是依附于国外的文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青少年迷恋网络,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漠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课堂,发挥其具有的价值,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中国,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目前初中语文老师要不断研究的内容。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老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挖掘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具有以下意义:首先,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精神和文明礼仪,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二,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起到了一定的丰富作用。在初中语文传统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只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而传统文化的渗透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1]。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策略
1、老师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的模式对学生能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如若想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老师就要做好“引领者”的工作。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要先将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结合相关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学。老师要将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地提高,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积累以及传统文化的特色。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教学理念进行结合,对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之后老师要对课本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以及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一个充分的了解,根据实际的情况寻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破点,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如梦令》这一文章内容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一些关于宋词的内容,逐步地引导学生去学习这篇文章,了解其具备的文学形式。宋词可以分为两派,分别是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主要侧重描写儿女情长,而豪放派主要是描写豪放气派。
而《如梦令》这篇古诗词就属于婉约派,老师通过对文章的讲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利用课本知识,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古诗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课本中的古诗词营造出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对老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要求老师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对于书中所出现的古诗、文言文等包含古时文人思想的文章,进行全面的剖析,对其中的一些重难点细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逐渐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其了解书中文章的精髓,将一些适合本节学习的内容的传统文化穿插进课堂中,面对学生学习无力的现象,要营造出好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教师进行讲课前要先掌握文章所讲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等传统文化,并对讲课的方式进行规划,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以及教学任务,与学生进行友好地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进行多遍地讲解,不盲目跟风,以学生的实际发展为主[2]。
3、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
在我们目前的社会发展之下,“互联网+”已经逐步成为时代的热潮,我们在面对多种教学工作和传统文化的传授时,运用互联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决定。由于人的大脑对信息工作的处理是有限的,但是对于互联网来讲,他对信息的包含量是无限的。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时,将课本上的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些符合这节课学习内容主题的一些关于过去的视频,对视频中所传输的文化观念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课外的一些传统文化的教导。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塑造学生的思想文化底蕴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
4、正确利用辅助资料
对于语文古诗和文言文的学习,辅助的资料有很多,学生们对于这一模块的学习又没有很大的兴趣,只是想做完题目,并不想过多的探究。学生不会进行文章的通读,不会去整体的感受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只是敷衍式的进行查找内容。对于这一点,学生要明确学习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明白辅助资料仅仅只是处于一种辅助作用,不能够占据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对于辅导资料在进行运用时,一定要通读文章后,进行全文的情感分析,如果还有不懂得地方,再进行辅助资料的查阅,这样才能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结语: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民族文化意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教会学生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在语文教学的过程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不仅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及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代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0):45-46.
[2]李伦平.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J]. 中华少年, 2018(14).
[3]张艳.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研究, 2020, 000(005):P.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