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玲
福建泉州市德化县龙浔第二中心幼儿园 福建 泉州 362500
摘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适当地将本土文化和美术教育相结合能够让幼儿在系统的、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与智慧,一方面增进了幼儿的美育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创新发展。本文从现场体验、氛围感受、实践创造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实施本土文化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本土文化;幼儿教育;美术教育;融入
前言:
本土文化主要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幼儿园孩子从小在他们所生所长的文化土壤上成长,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形成也会受到每片土地上所特有的本土文化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将本土文化与幼儿美术教育有效融合呢?
一、走进本土文化现场,开启美的初体验
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当今本土文化教育不应局限于简单地让幼儿去“看”绚丽多彩的本土文化,更应该让幼儿去“感”本土文化中的独特美感。多彩的文化内涵不一定隐藏在高深莫测的环境中,相反往往蕴含在生活日常中,教师应当让幼儿走进文化现场,去体验文化的独特美。
例如:德化县某幼儿园以当地的本土文化为依托,开发大班主题活动“岐山堂革命旧址参观”,并且设计了《红色记忆》、《长征精神》等现场体验环节。这一系列活动能够增进孩子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国之情,先人的故事、红色精神的传承,都是中华儿女的顽强不息的精神,也是本土文化的传承。活动过程中有一项是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通过孩子在纸上描绘所了解到的革命场景,简单的笔触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鲜活的红色记忆。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奠定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开发了适合他们的主题活动——“城雕零距离”,德化县“渡海观音”在德化传统瓷雕里是“真、善、美”的化身,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美神”、东方的“维纳斯”。设计了《城雕参观》、《城雕故事》等活动,通过认识这座意义深远的城雕,感受德化县本土的陶瓷文化,让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增进美的感悟。
二、创建本土文化氛围,开启美的初启蒙
本土文化教育过程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它的创设应当是全面的、多功能的。《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内容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研究是“创设具有本土文化艺术气息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积极美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促进幼儿产生认知探索的欲望”。幼儿园是学前儿童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将本土文化融入进幼儿的美术教育,一方面是走进文化大场景,让幼儿全面体会本土文化的无穷魅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打造文化小场景,在幼儿成长学习的环境中打造本土文化特色氛围,让幼儿在开放互动式的空间中,既能进一步亲近本土文化,又能拓宽审美视野,丰富课堂内容。
例如:德化县某幼儿园为了更好去挖掘本土文化并与幼儿教育互促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幼儿的文化感知,在园区环境建设中很好的将本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走廊环境布置中。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建省德化县境内,主要保护对象是大面积天然分布的原生性黄山松林、东南沿海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昆虫和植物模式标本产地、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和濒危动植物物种,总面积达13472.4公顷。基于本土地理特色,园区内将二楼长达60米的教学区设计成了“地域文化展示长廊”并以楼梯为界限设立“山地森林”、“昆虫生态”及“野生兰科植物景观”三个区域。每个区域也会根据其布置设置相应的课程扩展。山地森林区域是一副森林风情喷绘画卷,点缀以山地人民生活的写照。课程开发中教师们在这一区域增设了“服饰”“食物”“民俗”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课程,让幼儿在浓厚的民族氛围中切身体会地域文化。
昆虫生态区域被布置成了以各种各样昆虫为主的昆虫文化及特色景点展示区,课程开发中老师们选取了《昆虫种类》、《昆虫习性》等课程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野生兰科植物景观区域则是一副充满绿色植物、生机盎然的喷绘画卷,课程开发中《兰科植物种类》、《植物特点》等课程也让幼儿们对各种兰科植物增进了了解。
三、探寻本土文化意蕴,开启美的初创造
在本土文化教育与幼儿美术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除了增进幼儿对美的直观体验,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开展“做中学”,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而在我国,民间手工艺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与日常生活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适用于幼儿的体验认知。另外,文化美育的学习,家长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幼儿需要成人的帮助示范和温馨陪伴。因此,实际开展“做中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家长一同参与进来,与孩子共同体验做手工艺中蕴含的生活智慧。
例如:德化县某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缝制佩戴香包,一起包粽子、品尝粽子,制作陆地龙舟、参加赛龙舟比赛,在实际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习俗。课程活动结束后,家长还可以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带领孩子调查端午节的习俗,多种途径参与民间体验活动,记录调查体验的结果。通过家长的参与,促进孩子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实践。德化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曾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幼儿园教师利用德化县的陶瓷文化建立了“陶瓷馆”艺术区。通过适当的安排、适当的选材、互动游戏的激励和家长的助教,让孩子学会各类简单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学习过程简单有趣,贴近孩子的真实生活和游戏情境。作品的生活化、游戏化应用,深化了孩子对本土艺术的认知和情感。
总结:
著名民俗大师钟敬文教授曾说:“没有本土文化,中国的孩子就成了没有祖国的儿子,变成浮萍草到处飘零。”可见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而其中美术教育中本土文化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活动开发、教学引导并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从身边的日常感受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使本土文化得以良好传承。
参考文献:
[1]黄青惠.依托本土资源,助力幼儿园美术创作[J].亚太教育,2020,(9):117-118.
[2]张小红.浅析本土特色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20,27(21):255.
课题项目:此论文系德化县教育科学“十三五”(第二批)规划立项课题《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HJK13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