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育
南安市淗江中学,福建 泉州362000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可以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如何正确的培养初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是一种一问题为载体的,将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初中生在设问和解答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欲望,进行自主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初中生自我约束力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时,可以合理科学的引入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结合数学理论知识的核心内容,设计问题,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开始抽象化,复杂化,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不感兴趣,找不到学好数学的信心,再加上受到传统教育多年的影响,教学方式过于形式化,初中生理解数学知识有着很大的难度,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初中生出现厌学的心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的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适当的引入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理念,方便初中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让初中生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问题导学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提高设置问题的质量,围绕着数学知识的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及时了解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进度,将初中生学习中的知识难点进行分析,设计出最适合初中生学习理解的问题,让初中生带着对数学的好奇心进行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答案,让初中生享受这种解决问题的感觉,提高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深入分析
(一)什么是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就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方向,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初中生的学习思路,学习进度,让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进教师的课堂中。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方面也开始要求教师适当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引入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特意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初中生的学习进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二)初中数学中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特点
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受到教学的广泛应用,教学导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通过问题有效地激发初中生的逻辑思维
2、通过学习实践不断的进行疑问、证明、矛盾、解决
3、最大程度地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进行自主学习
4、让学生在问题面前自求自得,探索解决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由于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压抑,导致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问题导学法的影响下,教师通过对课堂情况的分析,设计出让初中生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堂发言,让同学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对问题的理解。对回答错误的同学也不要加以批评,应该用幽默适当的语言在指正错误的同时,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理解来掌握初中生对学习分进度,了解每个初中生学习方式的问题,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指正。让初中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到数学知识进行解决,让同学们可以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合理的设计教学问题
虽然问题导学法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中渗透多年,仍还有许多教师对问题导学法不得要领,一直处在摸索与尝试的阶段。问题导学法可以有效进行的关键就是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初中生学习的进度、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教材内容的核心、初中生自身的性格特点,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而且设计的问题不可以太过于简单,无法让学生享受那种在寻找答案解题时的快感,让初中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循序渐进,不断的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讨。
(二)科学的使用情景教学法
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要灵活地掌握各种教学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对于一些过于抽象复杂的知识难点教师便可以适当的引入情景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情景设计,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将总结所以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分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化的知识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了解学习,引导初中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在根据对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三维立体图形制作为核心,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为初中生提供学习思路,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在进行《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科学地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投影仪更加立体感的图形,让初中生进行动手制作,帮助同学们更加立体地感受到图形之间的内部结构,让学生了解图形与图形之间所产生的关联。
(四)尊重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主观性,引导学生进行学
问题导学法的核心就是尊重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时时刻秉持着让初中生作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师应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应起到引导与掌握进度的位置。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时地指正一些学生错误的思路,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初中生保持一个良好的思考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进行《投影》这一板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学习,在根据每个小组的人员关系布置小组作业,设计问题如“同学们都知道皮影戏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没有同学们看过皮影戏,皮影戏的表演原理是什么”让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多个角度分析,不断的完善自己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与思考,达到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让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结束语: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综合型人才是现在学校和教师重点关注的目标。将问题导学法巧妙的融合在数学教学中,锻炼初中生的理性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对学习的乐趣,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初中生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打下坚实的根据。
参考文献:
[1] 蒋宏.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3(28).
[2] 季光霞. 基于问题导学法分析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革新策略[J].报刊荟萃. 2017(12)
[3] 吉云兵.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