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3期   作者:冯秀干
[导读]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使学生高效学习和吸收文化知识
        冯秀干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小学22470
        摘要: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使学生高效学习和吸收文化知识。本文对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见解,希望可以有效增添课堂趣味,为学生带来多种体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
前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往往对新颖的事物更加感兴趣。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还处于萌芽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应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更加努力去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打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才会推动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
一、结合教学内容打造趣味性教学环境
        小学数学教师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首先要为学生打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才会产生更好发挥趣味性教学方法的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导入趣味性十足数学例子,并借助多媒体生动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积极去思考,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认识10以内的数》,教师便可以将学生感性的动画片有效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光头强砍树”的动画片通过信息化技术制作成与课程相符的课件,这样便可以使教师在举例时,充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为了让学生对对10以内的数字有深刻的认识,教师还需要准备数字卡片的教学用具。开始授课时,教师可以先将数字发到学生手中,并在黑板上先写出1-5个数字。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找出对应的5张数字卡片,并在课桌上对应摆放好。然后再对学生说:“请将‘1’的数字卡片举起。”学生便会掌握第一个数字。之后,教师再使用同样的方法令学生对其他4个数字形成认知。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说:“光头强又去森林砍树了,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他分别砍的第几棵树好吗?”。学生听后,便会十分感兴趣,并且主动、积极去观看。教师可以边播放动画课件边问学生:“现在砍的是第几棵树呢?”,学生便会在观看的同时,快速回答教师的问题,并且扎实记忆相应的数字。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按照顺序朗读这些数字,学生便会理解这些数字的大小。接着,教师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后5位数的教学,学生便会高效掌握此部分的数学知识,并体验到数学课的乐趣,而且也成功为学生打造了趣味性的教学环境。
        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打造趣味性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令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十分有趣课程,还可以使学生乐于去学习数学知识,进而为后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入竞争游戏有效激发学生好胜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结束了幼儿园的启蒙教育,还不能较好适应课堂中严肃的教学环境。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导入数学竞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使学生充分投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数学课的趣味性。


        比如,在对《认识图形(一)》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下载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形的立体图片,再通过有趣的谜语引入本节课的知识。谜语是这样的:“又鼓又圆,滚动起来超省力。”,并且,对学生说:“同学们,猜一个物体。”。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便会思考到是“球”。之后,教师再以圆柱形为谜底进行提问:“上下组细全一样,放平一推便滚动。”。同时,将课前准备的不同图形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便会较快答出谜底:“是圆柱。”,当学生对图形有深刻的认识后,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有许多形状均可以由不同数量的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拼组出来,我们来尝试一下,看看哪组同学可以拼组出有个性的图形好吗?”,学生听到后便会十分好奇,并问教师:“一组几个同学呀?”。接着,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前后桌组成一组,并把提前准备好的图形模型发给学生。同时,向学生宣布竞争的规则:“每组有十分钟的时间去拼组图形,同学们可以去查看相关的图片,也可以自由发挥。时间结束后,由教师做评委,评比哪一组的同学做的最有个性,最有创意。评选出来获胜小组,可以每人得到一支铅笔。”。学生听后,便会热情投入到竞争游戏中,并产生要比其他同学拼组的更好的意识。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好胜心,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趣味性,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且,也会令数学课的教学方式更为丰富,并提高教学效率。
三、开展实践教学有效提升课堂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尚在萌芽阶段,难免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理解不透彻,进而影响以后更好吸收数学知识。教师若使用单一的讲解方式授课,容易令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实践与理论融合到一起,进行趣味性教学。
        比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会辨认不同的角度。对此,教师便可以准备硬纸条和图钉的教学用具。同时,再将不同的有关角的插图制作成电子课件。授课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五角星吗?它们的角在哪里呢?”。同时,在为学生播放五角星的图片,并让同桌学生之间进行探讨。然后,教师再针对“角”的概念进行授课,当学生掌握其中的含义后,教师再拿出课前准备的硬纸条和图钉,对学生说:“角的知识我们基本了解了,现在我们来亲自用手创造出不同的角,好吗?”。学生听后,便会十分好奇,也会感觉十分有趣。接着,教师便可以发给每名学生一个图钉和两个硬纸条,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去眼看到不同的角度数的形态,进而扎实掌握这部分知识。
        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趣味性,还可以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才会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兴趣,进而更加专注去学习数学。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打造有趣的教学环境,并应用多种教学用具,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才会令趣味性教学法发挥就有的作用,进而提高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发元.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研究[J].学周刊,2021,3(3):151-152.
        [2]陈彩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J].读与写,2021,18(2):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