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化学教育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3期   作者:费立伟
[导读]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后,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目前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体大纲和发展方向
        费立伟
        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后,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目前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体大纲和发展方向。而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主要科目之一,更是受到了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集体关注。本文基于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化学教育优化进行探讨的角度,简略分析了优化化学教学的必要性及其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素养体系、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成为当代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新一代青年。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教育优化  策略研究
引言
        如今,传统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教育发展的长远需求,新课程改革提出对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在观念以及教学模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教学标准。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高中化学教育的优化,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建立全新的学习体系,提升学生自身能力,从而更好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学习变得具有趣味性。
一、核心素养下进行高中化学教育优化的意义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学习知识量大,教学模式也是僵化刻板,学生往往叫苦连天,所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变得愈加的重要。通过化学教育的优化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任务,并提前了解学习重、难点,从而将化学与生活连接为一体,给学生创造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条件,培养其思维扩展能力以及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同时化学是一门综合性极高的学科之一,它涵盖了许多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而有效进行化学教育的优化能够将多门学科融合起来使其形成高度关联的一个知识体系,最终学以致用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性以及课堂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传统高中化学课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般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机械化的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并根据教师的演示环节复刻出化学实验过程,但这并不是化学教学的目标。优化后的化学教学则是以学生为导向,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让化学课本上的内容真正融入学生实际生活中,并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促使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在无形之中化主动为被动,自主意识愈加强化,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完成我国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化学学科应用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化学教学的优化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不仅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譬如在化学课堂中,由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变成了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变化、分析实验结果,大大提升了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参与感,以此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课前教学设计的优化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任务型思考,从而自行搜索问题答案,最终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了化学学科的整体应用性。


二、核心素养下进行高中化学教育优化的策略
(一)教学注重任务导入,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对于化学学科教学而言,课程的导入是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阶段。对于化学学科,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出发,帮助学生在大脑中设想即将进行的实验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任务内容,同时要让学生知道任务实行的途经和相关任务素材。只有从生活实际和课本教材二者相对结合出发进行任务设计并导入,才让学生能够明确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从而真正学有所得。
例如,在“元素化合物”相关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自行预习内容并进行相关实验以检验元素的产生或存在,譬如FeSO4和NaOH溶液的反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达到深刻理解化学原理、掌握实验技能的教学目的。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设任务学习情境
        教师应从观念上引导学生改变对于化学学科的传统固有看法,从本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化学学习更轻松、高效。通过教学情境的有效构建,以教学任务作为驱动力,利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将枯燥刻板的化学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结合起来,以此帮助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感受到化学真正的魅力。
  例如,作为重要的物质资源食盐,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一种常见的重要化合物,也是学生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物质。教师可以从生活场景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的饮食离不开食盐,而又要控制食用量?人们从哪里、怎样获得食盐?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进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进行任务实践
        针对化学学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凭借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进行基础实验的场所等,都能够让学生深刻体验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探索能力以及思考模式,有利于学生真正将化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理解、学以致用。
        例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其运用于生活。要善于质疑,敢于向老师提问,自古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正视错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补足自身缺点;要用心于生活,时时刻刻不忘观察与思考,让学习也能变得很精彩。
三、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化学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变得极为重要。教育的优化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理论知识,从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性的思维逻辑,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焱焱.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精彩呈现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1(13):119-120.
        [2]韦应虎.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初探[J].考试周刊,2021(05):121-122.
        [3]李翠红.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1(01):64-65.
        [4]秦燕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化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30):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