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宋太 周本加
共和县教育研究室813099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许多学校已经步入现代化教育模式,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民族地区的学校因为生长环境和语言限制的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比较欠缺,这时如果教师刚入职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往往对学生提高数学问题能力是不够的。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文围绕怎样提升民族地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展开讨论,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前言: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学习”的广泛推广,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全面脱贫攻坚战已经打赢的背景下依然存在许多学校的教育比较落后。通过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获取的相关经验而言,利用以下几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能够在享受小学数学课堂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认识冲突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通过平铺直诉的方法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只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没有将所学知识记入脑海,在一次次枯燥的学习中失去了对学数学的兴趣,这对于刚接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有的学生甚至没读过幼儿园就直接上小学了,他们对数学的认知几乎为零,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认识冲突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对数学有一定的见解,从而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例如,教师在传授《混合运算》这一章节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并了解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且能归纳出加、减法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则。如果老师在讲这门课时仅仅只是向学生们进行讲述,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很枯燥,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降低,这对于学生学习这门课时的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认识冲突的方法,先举例几道简单的题让学生去解答,第一题:1+1-1÷1;第二题:1÷1-1+1;第三题2+2-2÷2;第四题2÷2-2+2;在学生没有学过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去解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前两道题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是却又是巧合的,学生会认为后两道题的答案也会跟前两题的答案一样,实际上是不对的,前两题的答案都是1,而第三题的答案是3,第四题的答案是1,这就让学生提起了兴趣,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教师便可以步入主题讲解知识点,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进入状态,与此同时对于部分预习过的学生便会得到识破教师给出的陷阱之后的喜悦,从而大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有着较大的帮助。
二、应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将数学融入生活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在教师传授知识过后通过大量的课后习题进行复习和巩固知识,由于学生处于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受经济的影响往往放学回家后就很少去主动学习,学习氛围也不够浓厚,加之语言与普通话的差别,在学校讲普通话回家讲其民族语言,知识便不能有效地贯通,在这一程度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慢慢变低,这对他们今后开展的学习是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用情境教学,将学生带入实际生活,在授课结束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本次课所说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在今后遇到此类问题的同时能联系生活实际,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这对学生今后学习自然学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老师在进行《鸡兔同笼》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需要感受古代数学的趣味性,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如果老师上课只是平铺直诉的话,学生讲难以理解此问题的巧妙所在,提不起兴趣去学习这一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家庭都养殖有家畜,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如下题目:我家的院子里有六只兔子和四只鸡,它们都是好朋友,现在他们站在一起有几条腿?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再补充问道:你们来我家做客时进门看到鸡兔混住在一个笼子里,一共8只,26条腿,请问他们各有几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带入情境,在授课结束后让学生回到家中互相考验同学,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巩固知识,将数学融入生活,这对他们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培养数学思想
在长期的教学模式中,数形结合在数学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表达方式具体化,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能够给学生明确的解题思路,这对学生今后学习中学数学甚至高等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授《倍的认识》内容时,学生需要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如果教师直接说4是2的2倍,这样简单的举例给学生,学生将难以接受,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分几个模块画不同数字的鸡蛋,比如1个,2个,4个,10个,把这些用箩筐装起来,然后告诉学生4号箩筐的鸡蛋数是1号箩筐的鸡蛋数的10倍,借助“数”与“形”相结合,把抽象的问题变为具体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学生很容易接受,此时教师让学生看到数形结合与直接解析题目之间相比的优势,再灌输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利用在今后的解题中,引导学生遇到抽象的问题就画图的习惯,这能让学生在解题时向到多一种解题方式,大大缩短解题速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认识冲突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培养认知世界的思想;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入生活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克服困难保持对学好数学的信心。这些措施得到实践将对学生今后各科的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枫.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J].读与写,2021,18(1):212.
[2]陈卫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速读(上旬),2021,(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