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3
摘要:在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学情境的构建是最常用的一种知识传授方式,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最大化的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满足新课程不断改革的需求,同时是实际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其根本作用在于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掌握问题的发现以及解决技巧。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情境构建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思考;实践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涌现出多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的独角戏,一堂课结束,通常是教师自己十分投入、十分辛苦,然而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教学方式,甚至是一种虚有其表的展示。如何切实贯彻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本文深入探究了高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思考以及实践,希望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依据。
一、构建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
(1)情境材料选择的典型性原则
对于情境内容而言,教师在实际选择过程中需要综合思考以及衡量教学的主体、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以及心理需求等众多方面,以此选择满足教学目标的典型素材,科学合理的构建良好情境。典型材料的合理选择以及设计能够使数学课堂教学具备较强的吸引力,以此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思考以及探索的积极性。此外,典型性材料的合理选择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以此保证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探究的更好开展。
(2)情境的真实性原则
学习环境以及真实问题的有机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教学情境,教师在情境的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真实问题的情境下教学主题的体现加以考虑,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知识获得深入理解。此处提到的真实问题其就是对切近学生现实生活方面所设计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充分考虑展开情境的构建,将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切近现实生活,更好的呈现于学生面前,如此才能有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进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二、教学情境实际创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注意情境构建的多样化
首先,教学情境所具备的多样性对于课本内容不能随意的脱离,如同天马行空似的进行,需要保证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以及连贯性。从切近课本内容的情境开展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效的选择。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经验以及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多样化,并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情境的实际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贴合教学实际,以练习活动为主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情境的多样化构建,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结构。
(2)发挥数学知识的文化价值
《新课标标准》提出学生借助高中教育阶段的数学文化的深入学习,对数学科学和人类社会两者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做到初步了解,感受数学知识所具备的科学价值、实用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等,拓展眼界,发现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而更深入的认识数学知识的创新动力,感受数学知识的美学价值,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创新意识。对此,要求教师利用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文化属性产生深入认识,感受数学学科所具备的文化价值。现阶段,部分课堂教学中,教师实际构建问题情境时,存在严重的片面化现象,只是单纯的追求新颖性。教师往往会利用较为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氛围在形式上看较为活跃,但实际上却存在“哗众取宠”现象,增添了“趣味”,却不具备“思考”。所谓的数学课堂教学,其首先需要学生认识数学课堂,教师需要发挥数学的最大价值,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三、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教学情境的思考
(1)通过多媒体构建教学情境
大部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化,且较为死板,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大力支持,使其能够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数学知识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的直观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有效创新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演示文稿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展示以及微课的融入而呈现出一种生动直观的形态,增进与学生之间存在的距离感,也是情境教学中必不可缺的内容。例如,数学教材中所体现的“流程图”具有一定的抽象化解释,学生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如果单单通过文字自然存在较大难度,因此,教师针对这一内容展开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流程图,将流程图的良好学习情境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通过多样化图片的仔细观察以及学习的过程中认识流程图基础概念和特点,通过这种情境深入认识概念以及概念的特点,能够强化整体的教学质量。
(2)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所以,教师需要深刻考虑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对生活化教学情境展开灵活构建,让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切合现实的多样化背景,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所具备的应用价值以及科学价值,进而锻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针对“不等式”知识点展开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在a克水当中加入b克糖,然后在此糖水中再次加入c克糖,含糖量最高的是哪次?(a>b>0,c>0)学生结合生活常识能够很容易给出正确答案,在糖水中加入c克糖之后,此时糖水呈现出更高的含糖量。基于此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出相对抽象的数学问题“如果a>b>0,c>0,此时bad>0,则哪杯糖水比较甜?列出具体的推导公式。”对于相对抽象化的数学问题的理解会逐渐变得较为简单直观,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可以游刃有余的运用数学知识。
结语
合理应用情境教学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考、创新以及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教师需要意识到情境教学的根本意义,并深入研究,使其能够贴合教学内容,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欲望,使其能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积极参与的心态,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此强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单肖天,景敏.数学活动经验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8(5).
[2]徐斌艳.面向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月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