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文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343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人才,这就要求教育事业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生仍然处在一个自我控制力差、自我认知不成熟的阶段,心理生理都还在快速成长,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心理健康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与应用。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渗透
前言:
心理健康指的是学生的性格完好、情感适当、智力正常、行为恰当、态度积极、认知正确、意志合理、适应良好的状态。在小学生阶段,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家庭遗传和成长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而小学生在学校又是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因此,教师在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完整的品格,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健康发展。
一、充分了解学生,重视情感教育
目前,很多小学生都是家中的掌中宝,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捧在手心,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较差,在情感上对于家长的依赖性强,这就导致了在班级中不同孩子的性格、认知、能力等方面具有差异。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所以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了解学生,不仅传授他们文化学科知识,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积极的和学生进行谈话交流,及时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可以在班级管理时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谈话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性格差异进行分组,把一些性格活泼、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划分为一组,把一些平时内向、羞于表达自己的学生归为一组,把一些容易愤怒、性格执拗的学生划分为一组,然后每周都安排好和学生谈话的时间。例如,每周二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第一小组的谈话时间,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安排第二组进行谈话,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安排第三组进行谈话。谈话的空间尽量选在一些活动室,空教室,这样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这种小组模式下,学生也更容易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最近学习近况、生活近况,有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呀,或者是哪一门学科学习起来有困难,或者是和家长有没有什么不愉快等问题,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这种方法可以让一些性格本来就比较害羞,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不爱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学生敞开心扉。对于性格活泼、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次心理上的有效倾诉,可能他们表面上性格很活泼,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有自己苦恼的事情,这时候教师也能给他们一些建议。通过这种方法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寻求帮助的途径,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干预心理异常学生,引导健康发展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学生过早的接触到了互联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在人际交往中羞于表达自己,性格孤僻,上课不能积极回答问题,胆小恐惧,遇到难题就退缩等缺点。这些其实都反映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观察到有明显这些特征的学生时,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分析他们的问题所在,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对学生进行辅导。引导其改变心态,帮助他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在班级中如果观察到A学生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课后不能积极完成作业,经常独自发呆,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这些行为足以说明A同学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心里比较压抑、自我封闭、冲动孤僻。
对于A同学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A学生的个人性格、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去分析,A同学性格从很大程度上来判断是天生的遗传因素,这种性格很难在一时半会内有所改观。A同学这种封闭自我,以自己为中心显然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小学生本应该是天性烂漫、活泼开朗的时候,A同学这种反常的行为已经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作为老师这时候应该对A同学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主动的找A同学进行单独的谈话,先试着打开他的心扉,了解一下A同学的家庭背景,父母是否离异,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等,让其发泄一下心中的压力。其次要教育A同学端正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要因为在黑暗里面就适应了黑暗,而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太阳。
三、结合语文课程,注重学科渗透
小学开设的学科里面有很多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载体,比如语文、思想道德课等,这些学科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文化课知识,其中还渗透了心理学的教育。作为教师,在班级的管理中,不仅仅要注重与学生课下的交流、谈话活动,还要注重把心理健康教育糅合在学科的教学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小学的语文课是一门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学科,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内容,非常适合作为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材料。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中《掌声》这篇文章时,文中女孩英子的事迹非常感人,她因为自身有残疾就一直很害怕、担心别人嘲笑她,一直自卑默默无闻的缩在角落,直到一次偶然的上台发言,同学们都给她热烈的掌声,她在掌声中受到了鼓舞,增加了自己的信心,走出了自己的枷锁,变得乐观开朗,从而走向了美好的生活。其实从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英子的经历来激励自己,想想自身有没有和英子一样有过这种自卑、难过的时刻,其实这些我们无限放大的自卑感都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只要我们内心足够强大,变得自信乐观,其他人的眼光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相反的,可能别人会为你的自信大方而发出掌声。通过在文章学习中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心理教育结合文化课程的学习,而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四、结合德育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水平,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文化、精神境界的培养。小学生还处在各种行为习惯、思想文化的发展时期,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例如,在思想品德课上,“新认识、新自我”就是一节专门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这里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其实是相通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的。在这节课的讲述中,德育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铺垫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为德育教育指出了明确的走向,这二者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上都很重要。在一些德育教育课上,可以开展一些具体的心理健康活动,比如心理健康教育讲堂、心理健康知识问答比赛活动等等,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健康培训的平台。
总结:
总的来说,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开端。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积极的引导,观察班级中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积极的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燕芳.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读与写,2020,17(19):37,40.
[2]黄肇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神州,2020,(16):140.
[3]吕娟.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