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
重庆市开州区云枫初级中学 405400
摘要: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很多一线教师会注意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不够积极。当教师组织群体体育活动时,学生往往会偷懒不认真参加体育锻炼。当体育课留下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也会表现比较沉闷,不知道如何自主锻炼。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我锻炼;锻炼习惯;培养
前言:
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有效的体育运动技巧,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养成认真锻炼强身健体的好习惯。即便是不上体育课,也能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并且在认真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培养个人运动技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对此展开教学方法上的探索。
一、善于引导,课堂设置自主锻炼环节
在体育课堂之上,教师会发现有时候教师教学完了主要的体育内容,给学生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其自主练习参体育运动,但是这个时候学生的参与性致都不是特别高涨。很多天生运动细胞不太发达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尤其缺乏兴趣。以至于大量初中生在操场上互相聊天休息,根本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组织课堂之上的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强身健体。
例如:在教学“三步上篮”这节体育课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注意,篮球运动在初中阶段,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是比较具有难度的一部分,学生由于天生个子比较矮,在进行三步上篮练习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障碍。而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过了篮球的主要技能,非常擅长打篮球,在学习三步上篮的时候会表现得游刃有余,甚至会认为这样的练习过于简单。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组织课堂之上的体育自主练习。比如对于天生个子较矮,缺乏篮球基础的学生,教师应当利用自主练习的时间引导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篮球基础技能的补课,别人在自主练习三步上篮的时候,这部分学生应当学习运球,控球以及定点投篮的相关技巧,尽快赶上教学进度。而对于已经非常擅长打篮球的学生来说,教师也应当注意这部分学生对于篮球的运用技术已经十分熟悉,如果强硬要求其练习三步上篮,反而不利于提高这部分学生的体育技能。在此背景下,教师就应当引导这部分学生在课堂练习时间自主和其他同学结成对子,去其他的运动场地自主练习篮球的其他技巧,通过开展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有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高篮球技能,保证课堂之上自主练习环节的有效教学。
二、勤于锻炼,课后布置自主锻炼任务
课堂知识学生或许能够在教师的监督下,开始进行自主练习,但是到了体育课堂之外,学生可能依然没有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也要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课后的任务,帮助学生无论是课上课下都能够养成认真锻炼,好好运动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完“乒乓球”的内容之后,班级内部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乒乓球的基本要义,但是要想熟练掌握乒乓球这项运动,还需要学生在课后投入相当一部分时间进行练习。为了达到练习效果,教师在下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适当的双人对打任务,比如“课后进行20组对打练习”。对于在学习方面比较自觉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任务是能够有效提高其自主运动积极性的。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会更加愿意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课后练习条件。比如和体育器材管理室的工作人员打好招呼,每天设置一个特殊的时间段,让学生前来借体育器材,方便没有带乒乓球拍的学生来借器材进行课后体育锻炼。这样也能够扫除学生自主锻炼过程中的运动障碍,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
三、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互相提醒锻炼
初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好了体育锻炼的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一些学生的锻炼兴趣和锻炼过程,但是对于自制力不够强大的学生而言,这样没有落实保证的任务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形同虚设的。学生自己如果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无论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都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严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根本无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锻炼时,应当注意在班级内部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组织课后自我锻炼的运动项目,如果班级内部学生普遍比较懒散,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为体育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体育锻炼。
例如:教师组织一场“乒乓球双人对打”课后练习活动,在体育课上安排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如果学生想要课后进行体育锻炼,就可以优先寻找自己体育运动小组内部的同学来和自己结成对子进行练习,这样一旦一名学生有了想要自主锻炼的想法,其他三名学生也都会跟随其去乒乓球台进行体育锻炼。将学生和运动小组将绑定运动小组参与每一个体育项目都需要从群体角度出发,学生自己可以不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如果有小组内部的其他同学想要参加体育锻炼,那么该学生也必须要跟随陪同,这样一来,学生个体的消极心理就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控制。而在陪同其他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该学生自己也能够收获体育锻炼的快乐,每一次小组内部有同学想要去进行体育锻炼,该学生都要跟随陪同。这样一来,不仅有效保证了每一位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而且慢慢的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让个体意志包裹于群体意志之中,引导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有效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总结: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落实,教学目标更加倾向于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体育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要让学生享受体育课程所带来的快乐,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通过锻炼,获得健康的身体,获得积极的学习状态。所以,体育课教师要善于引导,逐渐帮助学生们养成热爱锻炼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顾雪龙.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509-510.
[2]刘周洋.浅析初中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养成[J].读与写,2020,17(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