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滕州市第二中学,山东 滕州 277599)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它倡导大单元整体设计,打破传统的教学秩序,把真实生活带进课堂,还原学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两篇文章的教学,采用群文教学,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将整个学习内容、学习进程都置于情境之中。
关键词:群文阅读; 情境教学; 抒情魅力; 革命精神
设计说明:
这两篇文章是统编版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鲁迅先生的两篇纪念性散文,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两篇文章都表达了赞颂了革命青年的英勇,悲痛于他们的牺牲。本节群文教学的议题为“愿有英俊出中国”,意在通过感知英雄形象,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这两篇文章因为在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上各有特色,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分析两篇作品不同的抒情方式。
学习活动设计:
一、课堂导入
(观看习近平在抗击疫情表彰大会的讲话视频)
师:没有硝烟的战场,90后、00后换上战衣,成为抗疫的生力军,千千万万颗“水滴”汇成奔涌的“后浪”,彰显着青年的担当。今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穿越旧日时光,去认识一群有理想、有担当的中国青年。
二、学习任务
1、梳理归纳,感知人物形象
2、合作探究,把握写作特点
3、起而行之,弘扬革命精神
三、研习活动
(一) 任务一:梳理归纳,重现英雄风采
ppt展示: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学校举办“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图片展,请你担任图片解说员,请结合《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内容,解说这两张图片。(注:图片为“烈士”刘和珍君和“左联五烈士”雕像。)
教师明确解说范围:身份+主要事迹+人物形象+挖掘精神实质
示例:
生1解说图片一:老师们,同学们,这张图片上的人物是刘和珍。刘和珍于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虽然她这一生非常短暂,但是所做的事情却非常鼓舞人心。她曾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她也曾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她在生命的尽头,哪怕是面对执政府黑洞洞的枪口,她也不曾畏惧过。她不仅是为母校的前途不明而落泪,更是为中国的前途不明而落泪。她这一生虽然短暂,我想她应该担得起“巾帼英雄”这个称号。
(二)任务二:合作探究,体悟抒情魅力
ppt展示:这两篇文章被称为“鲁迅散文的抒情双璧”,《记念刘和珍君》抒情直露显豁,《为了忘却的记念》用了不少曲折隐晦的笔法。这种抒情特点在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要求:找出具体语段,结合你自学时的批注,诵读品味,交流共享。
A《记念刘和珍君》:
引领学生赏析直抒胸臆的句子
示例:
生2用展台展示所做旁批: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借助直抒胸臆的句子,悲爱国青年之惨死,愤杀人者及其帮凶的残暴无耻。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生分析:真的猛士,指包括牺牲者在内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直面正视,指直接面对,不回避。哀痛者,为人民的苦难而哀痛的人。幸福者,以能为人民谋幸福而感到幸福的人。参与其中,正视历史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者。突出了猛士高大的人格,表达了对烈士的敬重和深重悼念。
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一句。
B、《为了忘却的记念》抒情内敛深沉,使用了不少曲折隐晦的笔法。这种笔法体现在哪里?
示例:1、用典表情
生3分析:鲁迅在纪念柔石时,写他“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然想到方孝孺”,借用“方孝孺”这个典故,赞颂柔石舍生取义的气概,用明成祖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罪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同时也通过向子期写《思旧赋》这个典故,揭露反动统治的极端黑暗腐朽,用以说明在黑暗政治下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
师指导: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方孝孺、柔石、白莽,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家国多难,山河破碎,不可胜说;命途多舛,斯人已逝,欲说还休。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不能直抒胸臆,只能借助典故,把自己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从吟诗抒情、借画寄情、借格言抒情等方面来分析。
ppt展示: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三)任务三:读写结合,赓续伟大精神
师: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鲁迅先生用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ppt展示: 学校“听涛”诗社面向全校征稿,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手法,根据课文内容,任选一位青年烈士,为他/她写一首小诗,积极参与投稿。要求:不拘体式,三言两语,为某一位名人造像。
示例:
面对先生的画像
——献给鲁迅先生
面对先生的画像/我仿佛看见战火硝烟散去/残垣断壁退去/累累伤痕隐去/暖风微拂青草的中国土地上/有一把雪亮的匕首/熠熠闪光/只是先生/双唇闭拢/不说话
师点拨:切入点+事件+精神+情感
生展示作品
四、课堂总结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为我们指引了方向。
ppt展示: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
萤火微光,团抱为炬,你若是光,定成火炬之势,温暖他人,照亮前路。同时,在这光的指引下,真的如鲁迅先生所说,愿有英俊出中国,永有英俊出中国......(画火炬板书)
参考文献:
[1]孟亦萍。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1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