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3期   作者:孙小霞
[导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孙小霞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洛江中学 ,362121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可见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每个学校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地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是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对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当前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探索解决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根据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本主要内容来分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思想品质等内容。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还可以帮助学生拥有法制意识,因而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本学科的优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以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最终教学目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部分教师得教学理念落后。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教师的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理念落后。在初中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和语文数学学科相比起来属于副科,因此教师并不会注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只是将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并让学生死记硬背即可,对于课本中的内容不会深入的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这个之思想观念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习思维得不到锻炼,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整体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自己的讲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没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显得很被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大大的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第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授课,教学内容单一有很大局限性。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效果。由于教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不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只会按部就班的讲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自然不会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对于课本上的知识难以掌握和理解,更不能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第三,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正确。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能够总是会有一些叛逆,他们认为教师和家长都是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真正的关心自己,初中生希望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和肯定,但是因为外界的种种因素,使得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不愿意将精力和时间花费到学习上,还有部分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根本不重要,学不学习都一样。使得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进而无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策略
1.利用提问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授课中,教师应该认真的分析课本的教学内容,通过有效的提问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但是课本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都跟我们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在设置问题时,拉近道德与法治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的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生活的关联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会自主的投入到课本知识的思考和探索中。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交友的智慧》时,教师首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明白益友和损友的定义,并让学生明确真正得友谊时健康的、高尚的一种情感。

然后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和所谓的江湖义气等有什么区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让学胜说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从而让学生明确友谊的定义,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分辨不清真正的友谊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的区分友谊,对友谊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交友的过程中应该怎样相处,如何对待朋友等,为学生解开交友的困惑,让学生交到真正的朋友,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2.根据时政新闻,让学生认同我国的政治理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社会中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讯,信息的内容更详细,种类更多。结合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或者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拓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此外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时政新闻,让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理念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增加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时,在向学生讲述关于课本上维护国家利益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关于香港暴乱的事情,香港的部分不法分子想让香港独立脱离中国,并进行游街示威的行为,这种现象严重的破坏了国家的团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但是欣慰的是,中国人用自己得方式维护着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比如在异地的中国人在街头唱中国的国歌等,体现了这部分人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国外的人民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维护祖国利益的决心和毅力。教师还可以将这些视频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让学生在观看过后心中充满对我们祖国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发学生对我国政治的认同感。由此可知,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融入当下的时政新闻,来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3.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责任感
        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属于一门实践性很强课程,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会奉献他人,养成责任意识。教师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里特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实际的生活,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时,为了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暑假生活中做一件服务社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有学生自己制定,可以与同学一起完成实践活动,在开学的第一节道德与法制课上,让学生讲述自己完成实践活动得详细过程,有的学生参加了社区的爱心公益活动,帮助社区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做一些诶力所能的事情,这样学生意识到应该做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用爱心温暖这个社会,让温暖遍及每一个人,有的学生去参观了革命纪念馆,了解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甘愿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学生表示要做个爱国之人,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的学生参与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帮助社区的居民正确将垃圾分类并投入相应的垃圾回收箱中,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个讲文明,懂礼仪的社会青年。
结束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总结教学中的问题,作出认真的分析,才能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增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1):111-112.
        [2]韩朝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情感读本,2019(27):17.
        [3]王玉芳.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