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协同:铺展高段阅读最亮底色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3期   作者:赵一娇
[导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重要手段
        赵一娇
        浦江县檀溪镇中心小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2208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说低段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启蒙阶段,中段是挖掘阅读方法的夯实阶段,那么高段就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提升阶段了。课程标准对于高段阅读的速度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会发现不少六年级的孩子不能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存在阅读效率低下,阅读能力较难提高的现象。
        一、低效率阅读的主要表现
        阅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否高。而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地积累的过程,阅读能力也是在日积月累的阅读时光里慢慢积淀的。阅读效率的低下与他们的阅读表现息息相关。
        (一)阅读内容并无取舍
        在多数人的理解中,阅读就是一字不差、一句不落地将整篇文章或者整本书看下来。这样不进行选择的阅读,会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加重阅读的时间成本。同样的,不能根据阅读目的舍弃干扰信息,提取有用信息来建构文本意义的阅读,容易受到偏离主旨,把阅读的效率拉低。
        (二)阅读速度比较单一
        因为对阅读内容不加以取舍,高段学生普遍对阅读速度控制也是相对单一的。在不考虑阅读目的的情况下,就势必会采用一种阅读方法和速度。平均用力的阅读,让每一个阅读内容接收到的阅读时间相对均衡,重点无法突出,阅读效率也随之降低。
        (三)阅读程度不曾深入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视词语的理解和句子的解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日常阅读中把阅读当作解码过程,逐字逐句去理解。看似阅读得相当透彻,但实际上这样的阅读仅仅局限于词句水平,并未真正深入其中去探寻,阅读效率也无法提高。
        二、“策略协同”为高段阅读增色添彩
        小学高段作为小学阅读的关键年段,应该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就如何借助阅读策略为高段学生的阅读铺展开最亮的底色,笔者为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竹节人》一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策略。
        (一)找准目的,让阅读重其所重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有目的地阅读是根据阅读的需要,运用相应的方法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阅读效率,完成相关任务。所以,真正高效的阅读肯定是有目的地阅读。
        开展有目的地阅读首先要根据目的对阅读材料进行取舍,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的材料对阅读的干扰。例如根据《竹节人》一课的学习提示,笔者就三个阅读目的分别设计如下教学策略。
        1. 重体验——锁定“做法”与“玩法”。以体验为目的的阅读,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要求唤醒阅读者的真实体验,促使学生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以求阅读者更好地感悟文本内涵。第一种阅读本课的学习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就属于这种重体验的阅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阅读目的先快速地阅读全文,去搜索与之相关的“竹节人做法”和“竹节人玩法”的段落——第3自然段和8到21自然段,并用笔在相应的段落上做好标记,供稍后仔细阅读时梳理步骤做准备。
        2. 品趣味——聚焦“制作之乐”与“玩耍之乐”。趣味性较浓的文章,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阅读兴趣也会就此高涨起来,能从阅读中感受快乐、获得快乐,便是高效的阅读了。《竹节人》一课的第二种学习任务就是“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关注到其中的“乐趣”二字,再去读课文的时候,就会特别关注文章中写到的“制作之乐”与“玩耍之乐”。看似与上一个学习任务所聚焦的段落相近,但关注更多的是制作时的小心翼翼以防崩裂导致前功尽弃,玩耍时的惊心动魄、意犹未尽的细节描写。
        
        3. 赏写法——关注“老师的故事”三要素。《竹节人》一课阅读的第三种任务就与前两种截然不同了,“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的主角是“老师”,内容是“一件事”,根据这两个关键词,在快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就要把目光聚焦到描写老师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在课文的最后。“老师”从没收玩具到玩玩具,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交代得清楚、明白,也正因为有了由没收玩具到自己玩玩具玩得投入的反差,故事才精彩收尾。
        有目的地阅读可以舍弃干扰信息,提取有用信息来建构文本意义的阅读,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
        (二)调节速度,让阅读张弛有度
        课标中指出高段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也就是说,对于高段学生而言,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速度,而且需要能根据阅读目的和阅读的即时效果调整阅读速度。
        1. 找准提高速度的阅读内容。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已经学习了怎样提高阅读速度。学生们练习在阅读中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遇到不懂的词语不停下来,也不回读,并记下阅读的时间。因此,六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基础上,阅读中应该学会找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内容,进行快速阅读。
        2. 按需选择适切的阅读速度。既然学生有加快速度阅读的意识,和选择需要提高阅读速度的能力。那么,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就需要练习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阅读速度。与阅读目的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快速地阅读;反之与阅读目的紧密相连的内容,要稍微放慢一些速度,进行深入的阅读。
        (三)选对策略,让阅读深入人心       
        统编教材自三年级开始,每一个年级的教科书中都有特定的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的预测,四年级上册的提问,五年级上册的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上册的有目的地阅读。这些阅读策略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年级与年级之间也存在着能力螺旋上升的趋势。选对了阅读策略,阅读就不仅仅是一个解码过程,局限于词句水平,而是能真正深入其中去探寻,去思考。
        1.预测:已知与未知的火花四溅。预测作为一种阅读的策略,是指在掌握现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知的文本内容等进行推测。预测没有对错,但必须有所依据,或者是课文内容、插图、课题,又或者是联系读者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等等,通过阅读后面的内容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获得阅读的快乐。
        2.提问:预知与未知的神秘相约。高段的学生,已经能在阅读中和阅读后,圈划关键词并在课文的空白处旁批自己的感受了。在众多旁批的类型中,提出问题是十分有利于学生思考的一种类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要求学生学着从课文内容、课文写法,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等多种角度来提出问题,并且会将问题归类后筛选出帮助理解或者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尝试着解决,让阅读更全面,更深入。
        综上所述,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有的放矢地选择重点内容进行研读;其次在确定阅读内容之后,还要选择合适的阅读速度去展开阅读活动;最后,综合运用以前掌握的阅读策略,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来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如此灵活使用已学的各种阅读策略,方能为高段的阅读铺展开亮眼的底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