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概念教学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3期   作者:朱梅
[导读] 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朱梅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江苏省扬州市225600

        摘要: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重要的课堂内容,是数学理论学习的基础知识,是开展数学逻辑教学和思维认知的基石。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设高效的课堂效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概念;教学实践
        
        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科学的奥秘。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采用“例题—公式—习题”的教学方式,以讲授法讲解数学概念,学生被动的听讲,导致学生的上课教学低下,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性不高。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视角,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现代信息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校园的各个学科内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课堂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眼界,还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数学概念创设了立体化的教学背景,为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解决简单问题提供了直观的教学方法。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科学的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现代技术与课堂内容相融合,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提高数学概念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初步》这一章节时,教师在讲解立体图形的概念、位置关系、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时,若单纯的讲解课本上的数学概念,学生很难深入了解立体图形的内涵,无法顺利的判断出两个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也无法正确的计算出表面积和体积。在本节课的立体图形概念中,教师应采用电子展示平台,复习相关的平面图形等知识,加强平面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立体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教师创设三至五分钟的微课,以视频展示的形式,向学生生动形象的展示立体图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立体图形的内涵。在学习表面积和体积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将一个具体的正方体,以动画的形式切割成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以降低立体图形的难度,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立体性表面积和体积的数学概念。
        二、创设生活化的概念情境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概念情境,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提出有效的概念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高中阶段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科学的设计概念情境和问题,以提问法、情景模拟法等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学习使用科学的数学语言,以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生活化的概念情境非常丰富,不仅包括学生涉及到的现实情境,还包括数学学科的专业情境和科学情境[2]。

每个数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熟悉度和关联度,又可以分为熟悉的情境、关联的情境和综合的情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认知发展,采取科学的概念情境,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原则,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改目标。
        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这节课时,教师应创设生活化的概念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在本节新授课开始前,教师因游戏法导入。在一个不透明的纸箱内,放入颜色不同、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将学生分为各个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轮流从纸箱中摸出乒乓球,摸出红色乒乓球的小组表演集体性的节目。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向学生发问:每个小组上台表演节目的机会是相同的吗?这样的方式公平吗?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之后引入本节课的“随机事件”、“概率”等数学概念,结合学生生活化的数学经验,创设立体化的教学情境,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概率”等数学概念的难度,以提高本节课的课堂效率。
        三、利用反思设置教学模式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学习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促进学生数学概念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反思设置教学模式,是指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积极地对数学概念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树立对数学概念学习的自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学习的方法。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科学的利用反思设置,有序的开展数学概念教学,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数学概念知识,提升学生的概念分析和辨析能力,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概念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
        例如,在学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在讲授基本的概念教学后,应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反思并总结,思考生活实际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区别。像水滴石穿,水滴和石穿是因果关系,那么水滴是石穿的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呢?还有类似的骄兵必败、名师出高徒等例子。在数学概念中的反思设置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设置非常规的、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数学概念核心素养。在数学学习中,本节课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逻辑思维的数学概念语言,在概念学习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语言的严谨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提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学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贴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反思数学概念,并在生活实践中利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贾芳.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5):49.
        [2]刘涛.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08):15.
        [3]李志生.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0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