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敏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曲水中心完小,云南省普洱市665000
摘要: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中,数学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都是一门主修课,虽然比较抽象、枯燥、乏味,但是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教学学科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我认为学生需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数学思维模式,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该多方面、多角度来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决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敢于进步,从而找到合适的数学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展开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为广大同行指明方向、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可以说是学生时代的开始,也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小学是一个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学习的基础。众所周知,数学在教学中属于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但又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如果想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和理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老师我们必须首当其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不仅有利于数学的学习,与此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非常受益,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跳出书本限制,灵活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兴趣,做到学以致用,全方位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发散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查数学的悬念,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我们可以从日常的小游戏中出发,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推理思维能力,慢慢的让其将数学知识吸收。在此阶段,希望老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接受、消化和吸数学知识。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先抛开“数学”二字不说,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当代社会是至关重要的,无论你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还是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你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应该有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模式,每一个小学生都是刚刚步入学习阶段的“小种子”,一切都处于萌芽、懵懂阶段,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还处于未知阶段,正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初期,如果我们能够在此时开发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1]。
二、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拓展思维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处于学习阶段的小学生,他们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我认为在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生理、心理周期,设置有悬念的教学问题,努力创设出一个充满“悬疑、诱惑”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主的、感兴趣的去思考问题。
当然,老师出题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和书本,不能过于脱离,举例说明: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一个神秘的盒子,让学生有想参与的意识。
假设盒子里面装有10只橡皮,随机挑选学生去盒子里抓橡皮,然后老师随机提问,A同学抓走了3只橡皮,神秘盒子里还剩几只?有悬念、有兴趣的提问,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不会显得枯燥乏味[2]。
(二)大胆猜想,敢于创新、冲破思维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鼓励他们大胆的去猜想,冲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摆脱常规束缚,让学生们发散思维,大胆创想。在数学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敢想、敢猜,决不能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束缚感,这样就违背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要敢想、敢猜,无论对错,作为老师都应该给与支持和鼓励。
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尝试“新方式教学”,尤其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数学本就是一门抽象、枯燥、乏味的学科,如果我们依然在教学中循规蹈矩,务必会让小学生感到厌烦,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掺杂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敢想、敢猜、敢做。我认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可已经常设定“猜一猜”的小游戏,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猜想,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让他们的想象更贴近正确的轨道,更符合教学理念。如此在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想象思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3] 。
(三)结合实践,运用五官,引导思维
小学生的的年龄尚小,对于学习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差,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适当的引导,小学时期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趋势,因此,我们在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五官去感觉、去发现数学的各种概念问题。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任务是艰巨的,同样也是光荣的,只要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的给学生做示范、做引导、做指导,不定时、不定期的为学生注入数学知识,再让他们通过与实践相结合,激发他们的思维,尽可能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培养学生的“新型思维模式”,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吸收、掌握新知识。举例说明:老师手拿两张正方形的彩纸,分别折成二等分和三等分,通过学生的肉眼去观察这两张纸被折之后的形状,并判断大小,这个例子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用肉眼去观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的形状知识,让学生一下字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初衷和目的,不仅仅是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传道受业解惑,还要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理解、接受、吸收和消化,如此便可看出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的学习中是多么的至关重要,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发散思维的学习空间,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从根本上对小学数学感兴趣,如此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参考文献:
[1] 徐洪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
[2] 周殊梅.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10):181.
[3] 郑国妙.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女报:家庭素质教育, 2020(3):0314-0314.
[4] 张亚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中), 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