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克磊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中学 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家国情怀是一个人、一个家庭对国家和人民表现出来的深厚情感,是对国家朴实的情感认同,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不懈追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其意义非同寻常,它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有助于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家国情怀的培养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达成,需要初中历史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举措。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路径。
引言:家国情怀可大可小,既包括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也包括对乡土的深厚情感,是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精神寄托。从古到今,在我们的教育文化体系中,都镌刻着家国一体的理念,正是在这种情怀的熏陶下,无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保家卫国,以舍小我为大家的信念前仆后继,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不懈奋斗。在当前经济发展快速,物质极大丰富的阶段,我们更是要将家国情怀时刻铭记于心间,关心国家的发展,守护民族的繁荣,将家国情怀进一步根植于血液和灵魂。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历史教育融入家国情怀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初中历史学习和学生价值认同有所裨益。
1.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意义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文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将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有助于在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初中生而言,将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必备,是弘扬民族心、民族魂的需要。
1.1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都十分注重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方面的渗透。在新时代背景下,借由历史的表达,传递爱国爱家爱人民的优良价值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部编教材中有大量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认真研究和探索,就可以利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鸦片战争》中,教师在教授和讲述林则徐硝烟等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首先讲述鸦片的危害和影响,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虎门销烟为一种爱国举措,林则徐之举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行为。
1.2有助于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内容能够给予学生以正确指引,包含着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内容。其思想性,体现在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爱国情感、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这些要求的达成,正需要通过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课程人文性而言,其性质就在于能够引导学生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史实,并以综合性的视角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理解,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适应社会的需要。
1.3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从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来看,这是激励无数华夏儿女生生不息的磅礴精神脊梁。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本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成为当下华夏儿女的责任担当,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成为华夏儿女奋斗前行的精神涵养。如果人对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那么与之对应的精神追求同样也要发展和培养起来,社会的进步,最终的落脚点在于个人的家国情怀。
我们的先祖为立德修身树立了众多榜样,我们要时刻将这些榜样铭记于心,并渗透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小到日常行为习惯,大到为国分忧,为国争光,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由小入大,贯彻立德修身的理念。
2.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2.1优化教学方式
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进步,在教育行业,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勇于跳出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成果。历史是生动的、深刻的、有血有肉的,倘若依托于枯燥乏味的说教,条条框框的背诵,那历史便不会鲜活起来,便不会产生摄人心魄的力量。在部编版历史课本中,包含大量历史故事和人物介绍,内容丰富。学生对于故事性内容往往兴趣较大,在此优势下,教师要丰富教学材料,积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家国情怀的意义所在。比如在学习甲午战争相关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甲午海战》,借由电影故事,让学生产生极强的代入感,体会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伟岸,从而树立保家卫国的决心。在电影情节以外,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是邓世昌,你将会如何做出判断?”,让学生对此进行讨论,深化家国情怀的培养。
2.2深挖教材内容
部编版历史教材中包含详尽的历史故事、典故、人物、影响等内容,其呈现方式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家国情怀,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历史教材,挖掘教材内容,梳理教材逻辑,拓展教材故事,将历史的发展变迁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以外,教师可以适当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阅读史书,了解更为详尽的历史,体会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在讲到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拓展,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军的具体残暴行为:惨无人道的虐杀、生物实验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告诉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屈辱,抵御外敌,珍惜和平,努力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3与现实相联系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创造更好的未来。因此,教师可以在历史的教学中适当联系现实,将历史事例与当代现况相结合,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历史时,可以播放一些现阶段部分地区的战争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动荡不安,对人民群众产生的伤害,从而突出战争的可怕,体会和平的美好与不易,让学生明白国家强大对于维护和平的巨大意义。
2.4融入乡土情怀
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其出生与长大的地方,我们称之为乡土。乡土孕育着每个人,包含着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对于一个有情怀的人而言,无论现在身处何方,家乡都是忘不了的地方,由人到家,由家到国往往是一段割裂不开的情感网,衍生出了根植于心底的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乡土情怀入手,引导学生产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结语:历史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爱国意识、传承优秀文化、延续社会文明。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知识,还应重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处理好家国情怀素养与其他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家国情怀素养与爱国主义情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家国情怀素养与国际意识形成之间的关系等。
参考文献:
[1]蔡振莺.基于家国情怀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探讨——以“伟大的开端”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89.
[2]顾新利.初中历史学科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以部编本“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为例[J].教书育人,2018(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