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3期   作者:周明华
[导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周明华
        中共南平市委党校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全方位全领域深层次的长远的影响,面对汹涌而来的“银发浪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文章概括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五个特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几点对策思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特点 影响 思考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它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全方位全领域深层次的长远影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国际上衡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就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者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这表明我国2000年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此后,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表现出规模大、增速快、不平衡、起点低和长期性的特点。
        1.规模大。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多,规模大。截至到2019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2.54亿,占总人口的18.1%,65岁及以上人口1.76亿,占总人口的12.6%,占世界同年龄组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这个比重还会继续上升,1.76亿这样的人口规模在世界上都可以排在前几位了。
        2.增速快。人口老龄化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据预测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2033年将达到4亿,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53年将达到5亿,2022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与世界同期相比,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提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3.不平衡。首先是老龄化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东部中部西部的老龄化状况是不同的,东部的一些省份都比较早的进入老龄化,但是中部特别是西部的一些省份进入老龄化就比较晚。总体来看,东部老龄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其次是老龄化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流向了城市,农村老龄化的速度比城市快,农村养老比城市养老问题和困难更多。最后不同老年群体的情况也不同,有4200万的失能半失能老人、1000万左右的失智老人还有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生活困难的老人,这些不同的老年群体也有很大的差异,老龄化发展得很不平衡。
        4.起点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基础差起点低。我们叫未富先老,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是指我国还没有完全富裕起来,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856美元,属于刚刚迈过最低收入门槛的中等收入国家,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韩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8000到10000美元,我们差了十倍。还有就是未备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它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非常完备,而我国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还未完善的情况下,迈入了老龄化社会。
        5.长期性。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我国的基本国情,专家预测2053年将达到人口老龄化的峰值,就是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将从现在的3000万增长到一个亿,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将长期地在这个高原期,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依然会不断加深,它将贯穿整个的21世纪。
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1.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低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出现首次下降,这些年在不断的减少,每年平均减少300万,预计2019年--2050年期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由9.1亿缩减到7.1亿,缩减四分之一强,人口红利开始消失。随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我国长期享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受到消弱,对经济潜在增长率带来不利影响。
        2.对投资、储蓄和消费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以储蓄和投资为主,老的时候就减少投资并开始消耗储蓄。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国民的储蓄率不升反降,将导致实体经济中用于消费的比例提高,用于储蓄和投资的比例降低,从而挤压投资率,使得实体经济的产出下降,而养老性金融资产不断膨胀,致使实体经济与资本经济失衡的风险加大。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事实上,企业也要负担一部分医疗费用和社会养老基金,这方面的支出增加了,用于生产的资金就减少了,不利于企业的投资。
        3.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社会保障压力增大,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全社会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收支压力明显增大,国家的财力负担越来越重,特别是部分省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情况。

要么提高年轻人的养老金缴费,要么降低老年人的养老金,降低退休待遇,这成为了两难选择。另一方面,医疗保险的支付压力也很大,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65岁以上的人他的医疗费用是65岁以下人的5倍,人均医疗费用和卫生费用攀升。
        4.对公共服务的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服务、卫生服务等需求不断攀升,尤其是60后新一代老年人进入老年序列以后,这些人的意识、养老的观念、支付能力都有新的变化,对康养、医疗、家政、旅游、体育、适老设施等公共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5.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代际矛盾和冲突,核心是代际利益矛盾。这种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一是代际财富分配格局产生重大调整。老年人要依赖劳动年龄人口的生产创造来维持生活,老年人口抚养比将上升至2050年的67.8%,相当于从目前全社会平均3.7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个老人,变成3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2个老人。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代际财富分配格局此消彼长,可能引发代际矛盾和冲突。二是年轻人缴费负担和老年人养老待遇水平问题的矛盾显现。维持年轻人的缴费负担不变,则意味着养老待遇水平要相对降低,必然引发老年人的不满;提升养老待遇,意味着必须提高年轻人的缴费负担,又会引发年轻人的不满。三是代际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张力增大,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必然产生大量的公共服务需求,挤占劳动年龄人口的公共服务份额,可能造成公共服务资源的紧张和不平等。
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思考
        1.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包括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人口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深度工业化时代,人口不再是负担而是经济发展最关键的要素,近年来各大城市通过放宽落户门槛开启抢人大战,正是看中了人口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但是伴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少子化问题突出,尽管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但是人口生育率总体还是偏低。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2017年降到1723万,2018年更是降到1523万,少了200万,2019年只增加了1465万,2020年出生人口还将大幅下滑,可以看到全面二孩的政策效应已经释放完毕,因此,很重要的是要进行生育政策的调整,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优化生育政策就是要使出生人口能够增长到一定水平,这就需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不只是政策的问题,还涉及生育意愿、养育能力等一系列社会文化问题。需要在教育、税收、医疗和房地产等方面采取一些综合性的政策,解决有生育意愿家庭的后顾之忧。当然提高生育水平不能完全解决老龄化的问题,它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但这个方面很重要。
        2.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从老年人口的结构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是2.54亿,60岁到65岁的老年人口占了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一,70岁以下的老年人口占了老年人口的56%。这些老年人身体状况相对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他们的资历阅历知识经验技能都非常丰富。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我们宝贵的资源,而不是负担,所以要通过多种途径把这些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出来,避免劳动力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通过渐近式延长法定退休年龄,让这些老人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特别是让一些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的老专家老知识分子老科技工作者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就业创业,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社会治理,支持鼓励老年社会组织建设等,在自愿和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发挥余热,奉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发展养老产业。包括老年医疗器械、保健品、专用设施设备、生活和能力增强用品等产品,老年旅游、老年康养、老年文化、老年体育、老年金融等服务,以及老年人的居住和适老设施的改造产业。
        3.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社区机构是不同的养老方式,要持续巩固居家社区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但是现在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光靠家庭自己来养老是不够了,要通过社区来提供平台,为家庭养老提供支持,通过上门服务来支持居家养老,推动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基本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机构要向社区和居家辐射,将专业化的服务延伸至居家社区。按照服务对象对养老机构进行分类,区分不同养老机构的建设标准和目标群体,提高养老机构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总之,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履行好各自的职能形成合力来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4.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目前在养老保险体系的三个层次当中,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了,覆盖近十亿人口。作为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且逐步完善,覆盖了5800多万人。作为第三层次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没有出台,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它还是个短板,需要系统谋划整体设计, 主要是建立以帐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抓紧推动、尽早出台、尽快实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
        [2]郝福庆 王谈凌 鲍文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考和政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9(2)
        [3]易鹏 梁春晓:老龄社会研究报告(201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