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磊
哈尔滨华德学院
摘要
改革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对高校共青团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以京津冀高校实地调研数据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为基础,创新运用内容分析法识别出影响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关键因素,构建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标准,为改革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
关键词: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
高校共青团组织成员包括教职工共青团组织和学生共青团组织。鉴于学生团员在高校团员中人数占绝大多数,学生共青团组织在高校共青团组织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为聚焦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故本文所述高校共青团组织一般为高校学生共青团组织。
2016年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该方案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改革方案的出台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方案本着“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的原则,确定了高校共青团发展的主要目标,即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坚定广大有志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始面临着更加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共青团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开展共青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青团发展模式、改革途径、发展策略等方面,但对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够深入,较少注重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现以《改革方案》为指导,通过严谨的统计科学的分析,全面客观地构建改革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体系。具体解释如下:
1.思想引领
《改革方案》指出高校共青团工作应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同时,分析结果也显示思想引领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思想政治的引领,一方面,需要加大理论宣传力度,培养高校学生的党性和思想觉悟;另一方面,需要开展与党的理论方针和路线政策紧密相关的活动,积极锻炼高校学生。因此,在思想引领一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理论宣传与活动开展两个二级指标。在思想引领方面,考核内容具体包括:考察高校共青团是否组织开展各类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主题团日活动”等,是否改进创新面向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方式,如开展“四进四信”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
2.素质拓展
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方案》指出高校共青团工作应支持和鼓励高校团委组织素质拓展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分析结果也显示素质拓展是高校共青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素质拓展,一要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二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三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提供广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建构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素质拓展一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与校园文化四个二级指标。关于素质拓展方面,考核内容具体包括:考察共青团组织科技创新比赛的情况,如“创青春”创业大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组织参与和成效获奖等方面评价寒暑假社会实习实践,或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组织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如“探望敬老院老人”、“义务植树”、“支教团队”以及国家“西部计划”等;组织与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运动会”等。
3.组织建设
《改革方案》指出高校应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落实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由于组织建设一方面需要重视教育引导团员增强政治意识的管理,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另一方面应重视各校级团委的主体作用,强化院系团组织建设,加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巩固班级支部建设,推进“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学组织建设。因此,在组织建设一级指标的基础上,总结出团员教育管理与团学组织建设两个二级指标。关于组织建设方面,具体考核内容包括:高校各类教育引导团员增强政治意识活动开展情况,如“三会两制一课”,“一心双环”等;按期按时组织学代会、团代会的召开,促进班团一体化建设,执行校级和院系谈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畅通代表参与渠道等。
4.网上共青团建设
《改革方案》指出高校共青团工作应着力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加快高校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以“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为依托,按照“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功能内容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与重点工作整合、推动强化工作保障”的思路,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打造新媒体阵地集群。由于网上共青团的建设一方面需要
统筹建好网络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需要严格监管网络平台内容,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做到平台内容积极健康。因此,在网上共青团建设一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队伍建设与平台建设两个二级指标。关于网上共青团建设方面,考核内容具体包括;是否利用学生会等平台进行学生队伍的建设情况;是否利用校团委平台、省团委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否建设并推广应用各类网络平台情况,如“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青年之家”云平台系统、“智能团建”系统、微信、微博等平台;平台内容是否包括校园文化、内容是否新颖、思想是否积极向上;平台是否有反动声音、抵制舆情;平台是否设立网络文明促进会等。
三、总结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共青团的职能是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共青团的职能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根本内涵。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对高校团组织建设工作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这特殊情况下,如何较快适应新形势以及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开展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力,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经验、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式的深刻变化,使高校共青团工作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个组织,如何较快的适应新形势以及在新形势下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履行职能义务,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对于做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麦小宇.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管理刍议[J].高等建筑教育,2017(3):124-126.
[2]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EB/OL].(2017-03-20)
[3]沈威.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职能定位及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1):108-114.
[13]朱笛,付坤,黄造玉.“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下的高校社团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9):25.
[15]许烽.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服务青年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7(7):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