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伟
将乐县第四中学
摘要:语法教学往往容易被忽视,如何放入阅读教学背景中随文加强对修辞的理解和运用呢,本文以《台阶》为教学案例,做了修辞教学中的一些探究。整体采用主问题的形式,串联三个点,把修辞的知识与阅读感悟相融合,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修辞教学 主问题 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随文加强对修辞的理解和运用。以教材为载体,巧妙的设置学习点,让修辞教学和整体的阅读教学融为有机的一体。现在就以《台阶》为例,说说我在修辞教学中的一些探究。这是一部短篇小说,文字朴实感人,但本文还蕴含更为深远的问题,所以这堂课我采用主问题的形式,串联三个点,把修辞的知识与阅读感悟相融合,来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以标题设点,推进整体感知。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着眼点很关键。阅读时,我们要抓住提示文章中心的字词句,通过它来打通文脉。抓住了这一个点,就可以更快的感受文本。本文可以从题目入手,认真体会“台阶”的关键所在,并依此结合修辞手法推进对整篇文章的感知阅读。
师:(板书:台阶)文章紧扣这个“台阶”来写作,大家仔细思考一下文章内容,也用比喻来说说,台阶像什么或者说什么像台阶?生:人的身份就像台阶,因为“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底。”怕人瞧不起。师:台阶建好后,本来父亲应该尽享他的收获和喜悦了,可为什么还有怅惘?生:虽然新房子建好了,可父亲老了,连一桶水都挑不动了,他非常难过。师:台阶建好以后,父亲也应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应该有新的生活”。为什么还没有?生:应该是封建等级地位思想的影响。父亲的九级台阶还是不能真正筑起受尊重的地位。生:新屋是建好了,可是那是农民生活依旧贫困,没有办法实现新的生活。
师:说的非常好。(板书:九级台阶新屋≠地位改变)这种封建等级观念往往会影响着人对美好的追求。我们也应该有新的思想,去感受“新台阶”的深刻内涵。
引入环节往往是奠定一篇文章教学的基础,自读课文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读来引导,课文的标题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设点。如果把修辞的手法加入理解,会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特别是台阶的广泛含义更能形象化,化繁为简,让教学的内容也更加集中。像《爱莲说》、《驿路梨花》等文章都可以采用这样的开篇,将修辞和阅读融合教学,推进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以言语设点,推进情感感知。
郭沫若曾说:“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因此教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要感受人物形象,还要通过研读生动的文字,从而感受作者的蕴含的思想感情。我把揣摩语言集中在修辞上,于修辞中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师:这篇文章在语言上也十分精彩,采用了许多修辞,文中用了哪些修辞表现父亲怎样的形象特点?比如:文中有一个修辞老师印象很深,在第10段。父亲准备要盖新的房子,做了许多的准备,一块,一片,一张,这里采用什么修辞?生: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师:非常好,接着请同学们找一下文中的修辞,体会作者的情感。(师巡回辅导)
生:在第15段。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运用了夸张,强调了父亲的艰辛,不辞辛劳。师:所以我们看,虽然用到了夸张的修辞,说的是鞋,但展现的是一位朴实的父亲,他吃苦耐劳,用他的毅力,建成有新的台阶的房子。
生:在第13段,“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不仅有父亲神态的描写,还有拟人的修辞。父亲虽然朴实,但还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师:父亲如此辛劳只为建造高台阶的新房,体现了父亲什么性格呢?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文章言语中修辞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实际上,修辞在这里也不仅仅是深度的语言,还藏着深深的感情,那是作者对父亲怎样的一种感情呢?生:我认为作者对父亲是一种崇敬、爱戴。师:互相理解,崇敬爱戴。生:看到父亲老迈无力,孩子心里都是心酸和无奈,谁都希望父亲健健康康。
师:包含在这些修辞里面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崇敬,又有痛惜。也许每个父亲的理想看来不是最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那份不屈不挠、隐忍向上,恰是撑起我们前行的风帆!
研读环节是文章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篇小说一共32个自然段,所以我利用学生的自读基础,压缩在几个修辞的运用上,来集中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言语形式用修辞来做为切入点,也可以做到一课一得。如《植树的牧羊人》、《一颗小桃树》等也可以采用这样的修辞定点形式,压缩内容,使自读课的教学更加明朗。
三、以拓展设点,推进主题感知。
小说是生活缩影,因此,文章在结尾的教学更要注意思维的拓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才能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生活启迪。《台阶》的教学之中,最后我们也可以在拓展中充分结合修辞,更好的推进主题感知。
师:《台阶》结尾其实采用了对比的修辞。大家可以从前文找出文章里的对比吗?(学生思考)生:第2段写父亲从山上背来三块青石板,和第22段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就形成对比,说明父亲老了。生:第3段写石板磨不平,暗示当年生活的贫困。第24段写新台阶是水泥抹的面,现在条件好了,可是父亲在辛劳中变老了。生:第4段写我跳三级台阶,父亲拍我后脑勺,说明那时我年幼。第25段当新屋造好时,“我已经是大人了”,还包了挑水,说明父亲年龄大了,我要承担责任了。
师:是呀,这些对比,一下就表现出了父亲苍老的形象。生活还是贫困的,父亲的命运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只有在新时代,农民真正富起来,精神面貌也会同时进步。
总结升华:文中虽然只写了一个父亲,可他又是许许多多个农村父亲的代表,他们含辛茹苦,渴望被尊重,希望生活能幸福。现在中国的农村在脱贫攻坚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就像电视剧《山海情》里的闽宁镇一样,中国农村一定会更加美好。(以《山海情》的片尾曲MV结束)
总结拓展环节很容易上成过度拔高的政治课,怎样又可以扣住言语形式来揣摩又可以达到阅读美育的作用呢?从修辞来收束全文,把课本与生活联系起来,用修辞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迁移拓展的能力。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文章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拓展设点,用修辞来推进感知主题。
总而言之,无论是修辞手法还是其他的语法知识教学,都应当依托文本,采用主问题的形式,用教材教学,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才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增长,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钱梦龙.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刘菊春.关注训练顺序,螺旋提升能力[J].陕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7
【福建省三明市2019年常规课题“初高中语法衔接教学现状及突破研究”(课题批准号:JYKT-1908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