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民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镇中心小学,广西防城港5355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以及三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以及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者们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新发展与突破本文以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实践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意识培养、习惯养成以及行为准则的树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学工作者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趣味性难以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难有新的突破。在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将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是教学工作者们应当思考的重点课题。接下来本文从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构建完善线上教学平台;提升对课堂实践活动的安排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身为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人公地位,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2]。
首先,身为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观念与认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管理向教学服务方向的转变,凭借专业渊博的知识,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诙谐有趣的谈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其次,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认真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宽松、浓厚的学习环境氛围。另外,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能够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通过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来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的积极转变。
二 采取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中“说教式”以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3]。教师应当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式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我和我的同伴》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述出来,与同学之间相互分享“交友”方面的心得,进而获得对课堂内容更加深刻的认知;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生活的地方》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由教师以朗诵的形式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或者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当地的美好自然风光,引发并提升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将安全相关知识以及应当遵守的准则融入到游戏情景中,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体验中记忆、理解课堂所学内容。
三 注重构建完善线上教学平台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4]。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通过构建完善的线上教学平台来实现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实现课堂教学在空间上的延展。
众所周知,2020年初,全国被笼罩在新冠状病毒的阴霾之下,很多地区的学生都不能按时返校学习,这对于课堂教学进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当积极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依托于学校网站构建起线上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在家中与老师的“面对面”交流。另外,线上教学平台上可以收录教师的优秀课程视频,便于学生自由查看与复习。教师也可以在上面分享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或者实时发生的社会案例事件,以不断满足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 提升对课堂实践活动的安排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属于思想教育范畴,但是,一味采取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体会[5]。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一些实践性家庭作业,如帮助父母做家务或者自己动手洗衣物等等,让学生在亲身劳动中体会父母的不易,进而提升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文明宣传员”,走到大街上向行人宣传文明意识以及准则;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主题性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询问长辈等方式来收集与家乡风俗文化相关的信息资料,并以报告的形式交给老师……这种实践性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感悟以及体验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亦不能停滞不前,其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贯彻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实现“德育”之花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常开不败。以上都是编者的个人浅见,关于《道德与法治》课在新时代中课堂教学的探索还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宋开峰. 简析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1):73-73.
[2] 曹现波. 德润心灵法护成长——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教育艺术, 2019, 000(007):64-64.
[3] 张永刚.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几点感悟[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7):69-70.
[4] 唐宝兰. 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少男少女, 2019, 003(027):38-39.
[5] 吴开样.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速读(上旬), 2019, 000(0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