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大风洞小学,贵州黔东南 556000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懵懂无知、天真活泼的时期,为了使其更好地认识生活、 认识社会,加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极为必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大部分案例都是源于现实生活,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激活学科属性,善用生活化教学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法;应用策略
在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趋势下,学校越来越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但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采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为了改善上述情形,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环节应该巧用生活化教学法,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熟悉感或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方向性。具体来说,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的了解,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有针对性、目的性制定授课目标,有机联系现实生活与教学目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1]。以“不做小马虎”为例,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即: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写错数、抄漏题等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做事马虎或忘记所要做的事情,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表现进行反思,了解马虎对生活与学习造成的危害;要求学生做事仔细且 认真负责,形成持之以恒的良好行为习惯;感受认真做事带来的好处和乐趣,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通过设计和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日常的生活中会改正马虎态度,进而切实提高教学成效。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事物有强烈的探索热情,时常会思考生活中出现或发生过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环节高度重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列举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际案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切身体会[2]。以“父母多爱我”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家庭的温馨场景,鼓励学生扮演在此场景中扮演自己的父母,从中体会父母对自己付出的心血以及关爱,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的扮演方式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感觉,自主学习课程知识。又如:讲授“走近我们的老师”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即:利用模仿秀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结合平时对老师的观察,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或者是要求学生说老师来历、画老师图像等,促使学生对老师的职业特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三、解读生活化的教学案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诸多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认知能力、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适时渗透生活化理念,解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该课程学习的意义,提高重视度,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3]。以“安全护我成长”为例,该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学会处理一些危机的技巧等。在具体讲授环节,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划分,即:针对生命珍贵方面的教学,选择小学生经常会遇到的小生命,如动植物等,让学生意识到它们也有生命、也有情感和腾空,需要小心呵护和爱护;针对规则意识方面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专题课堂讲授,如游泳安全、交通规则教学、生活安全知识、火灾隐患等,适当引进生活典型案例,促使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与行为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四、组织生活化的课外实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外活动的实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实际锻炼能有机结合实践与理论,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机会,带领学生寻找知识内容中蕴含的生活元素,学会将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以“我和动物交朋友”为例,要想让学生喜欢与小动物交朋友,学会善待小动物,教师可以组织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动物园,拍照或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其特征;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记录心得或拍摄作品,并与大家一同分享和交流。这样能够将学生的真实生活生成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在亲身感受中真切体会与动物交朋友的乐趣,激发心灵体验。
五、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作业是课外延伸和检测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借助作业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4]。以“合理消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设置相应的作业内容,如要求学生记录自己买零食或家长买菜等消费,在记录中感受到合理消费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理念,获得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生活化教学法是新课标大力推崇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需要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解读生活化的教学案例,组织生活化的课外实践,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从而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学会学以致用,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海森.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20,(30):128.
[2]玛依娜·牙生.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以《公民意味着什么》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9):69.
[3]陶艳秋.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中国新通信,2020,22(4):201.
[4]王振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8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