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大数据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朱长军
[导读] 摘要:一些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数据收集较为困难,工程项目的法人、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间需要相互交流的信息文件同样较多,如果在当下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信息表达方式会受到数据信息及时性以及完整性的影响。
        身份证号码:32128219810301XXXX
        摘要:一些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数据收集较为困难,工程项目的法人、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间需要相互交流的信息文件同样较多,如果在当下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信息表达方式会受到数据信息及时性以及完整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究了大数据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整改意见。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应用价值
        1、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重要意义
        1.1满足水资源共享的需求
        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的必要性之一就是能够达到对所有资源的共享、优化和整合。将水力资源大数据建设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信息的内容进行科学性的整合,既方便了后期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维护,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大数据设备的出现其改变了传统在人工进行信息记录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解决时效性的问题,要求工作人员对各种不同的数据进行及时高效且快速的处理,提高信息处理的整体质量。其次,水利工程大数据调度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是实现对各个单位的数据信息采集和汇总,将其在第一时间内传输到所需要的部门中,提高信息的整体传递质量。
        1.2满足提高水利管理成效的需要
        新时期的水利行业发展,技术与管理创新的任务越发繁重。通过水利大数据建设,能够加强水资源监测与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切实提高水利管理效率。除此之外,引入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管理水平的科技含量,能够进一步加速技术与管理创新的进程。
        1.3满足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随之产生庞大的数据资料量,收集数据资源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各参建单位间的流传文件信息较多,包括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及工程项目法人等,采取传统信息传达手段,不利于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通过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可实现数据信息的完整收集,便于工程后期的管理维护,最终实现水利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及优化配置。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取代了传统人工操作模式,人为误差的问题得以规避,更利于工作人员高效快速的处理数据资源,从而尽快实现单位间的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
        2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的问题
        2.1大数据建设应用基础差
        现阶段大数据应用较低不仅仅与信息资源在共享过程中,其共享的质量不佳有关,还与水利工程在开展信息处理时,其技术使用较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处理水利工程业务模型建立过程中,如果没有选择科学的模拟方式,其实际的情况已经整体的信息软件开发功能就相对单一,甚至出现了重复开发效率较低,系统性较差的问题,导致信息开发利用的成本高、层次低,并且维护难、效率使用不佳等问题。
        2、资源数据不完整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的职责范畴相对较广,负责流域的工程管理,以及维修养护、水量调度、工程建设、泥沙监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处理水事纠纷等工作。实际上,水利数据信息的完整性,资料储存的规范性水平相对较低。从水利信息系统建设入手分析,自身的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采集水利动态信息的能力较弱,二是信息储备未实现科学化与系统化,原始检测数据与历史档案等宝贵的资料丢失,对系统资源产生较大损失。
        2.3资源共享共建难度大
        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直接影响资源的利用价值与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由于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资源共享机制与网络设备尚未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不尽理想,导致信息资源共享难度较大,严重制约了水利事业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进程。顶层设计问题在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中越发突出,体现在自上而下的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大数据建设中未对上层设计进行有效的检查,导致一手工程的大数据建设现象普及。


        3、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的对策
        3.1加强队伍建设
        水利工程的大数据建设是系统性工程,涉及多学科领域,大数据建设过程的智能化水平与科技含量高,需要大量高端技术人才提供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持,确保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工作有序展开。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当前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将先进技术引入到管理队伍中。根据工作人员的构成特征,采取多元化与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其信息素养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要求工作人员明确掌握业务要求与制度内容,能够熟练自如的操作各领域的信息系统,为水利工程的大数据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其次加强引进大数据人才,水利工程部门加强自身发展现状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信息调度中心与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站等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将各部门的信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的环节要素多样化且程序复杂,加强水利信息的资源开发利用与网络建设是重要前提。为推动大数据建设的步伐,应当不断拓展公共网络的辐射范围,要求各地区的水利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建立信息资料数据库,在实践中加强调整完善,并不断连接全国的公共网络。应当加强对大数据建设的投入,积极建立大数据系统及平台,夯实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计算机软硬件与基础网络的支持。要求各水利单位加强设备机房设施升级,积极引入高性能的服务器,实现水利工程业务与管理虚拟化。
        3.3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大数据安全建设是水利事业现代化发展不能忽视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多样化,问题繁琐程度不断增加。因此在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中,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的分析研究,不断提高信息传递的保密程度与信息资源的完整性。摸索性的利用各种反黑技术降低信息安全隐患,尽快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促使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的作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4加大信息数据管理力度
        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是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保障。需在工程建设、水利水电调度、防汛抗旱等工作环节,加强在安全系统与软件设备及通信设备等方面的投资。实现基础数据的高效搜集整理,通过参照基础数据,加强使用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实现各单位间的共建共管,促使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尽快完善。合理利用信息管理软件,在手持应用程序或个人电脑上,方便检索与查询水利工程的建筑物、水利水电调度、水流量等信息,更利于提高水利管理成效[2]。
        3.5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增大大数据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逐年投入与分步建设,促使大数据建设逐渐完善。其次在水利各方面引入大数据技术,如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参与,积极建设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以满足水利大数据建设要求。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水利水电调度、防汛抗旱方面,结合相应的数据,总结发生的规律,以不断提高水利大数据调度的精确度。在水资源配置方面。通过科学分析水资源调控与用水量及水资源分布等数据,实现水库供水分配与蓄水能力的实时调整,从而不断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最后加强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完善,不断提高信息管理的成效,营造单位全员参与运行管理任务的良好氛围,为管理平台的功能拓展献计献策。要求信息管理系统具备测绘与数据文件管理及业务等功能模块,实现整个平台的信息互通。
        4、总结
        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实现了政府内在资源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对管理成本降低与资源共享等有着积极作用。水利建设大数据实现了各职能部门的整合,实现了管理方式与制度及理念等方面的共享,信息资源等所有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但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印光.大数据时代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3):215-216.
        [2]王灿.水利工程管理大数据建设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4):299-300.
        [3]齐延伟,石鹏.水利工程大数据建设必要性与发展趋势[J].中华建设,2018(11):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